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惜日》
《惜日》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白日四方,当在中天留。

春风地上行,当与时周游

和气披拂槁乾却湿柔。

爱欲万物,势难停一州。

栖栖孔子者,惜日此之由。

不能使此邦,利泽诸侯

岂若驾以行,使我遇者稠。

当时三千人,齐宋楚陈周。

小者传吾粗,大能传奥幽。

散学以圣,众源乃常流

吾初如匏瓜,彼亦孰知丘。

唯士欲自达穷通外求

岂必天子,乃能经九畴

行虽耻强勉闭户良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爱欲(ài yù)的意思:指人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闭户(bì hù)的意思:指关闭房门不出去,比喻不与外界接触,不愿与人交往。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常流(cháng liú)的意思:指水流不断,源源不断地流动。也形容事物不断发展、变化。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地上(dì shàng)的意思:指在地面上,表示事物存在于地面上或发生在地面上。

槁乾(gǎo qián)的意思:指干瘪、干燥、枯槁。

和气(hé qi)的意思:形容人态度友善、和蔼可亲。

九畴(jiǔ chóu)的意思:指事物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

孔子(kǒng zǐ)的意思: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个成语指的是尊敬孔子和他的思想,也用来形容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利泽(lì zé)的意思:指人才的利用和发挥,也指事物的发展和利益的增进。

良谋(liáng móu)的意思:指明智而高明的计策或策略。

匏瓜(páo guā)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外表看起来良好,但实际上内在空虚或不可靠。

披拂(pī fú)的意思:整理衣冠。也指整顿言行、修身养性。

栖栖(xī xī)的意思:形容人没有安定的居所,四处漂泊。

岂若(qǐ ruò)的意思:与其像某种不好的状态,还不如像另一种更好的状态。

岂必(qǐ bì)的意思:用于反问,表示事情并非一定如此。

强勉(qiáng miǎn)的意思:努力奋斗,勉力争取

穷通(qióng tōng)的意思:指从贫穷到富裕或困难到顺利的转变。

日照(rì zhào)的意思:阳光照射、明亮。

散学(sàn xué)的意思:指学习没有系统、没有条理,零散而不成体系。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上行(shàng xíng)的意思:向上前进,指事物发展、进步或个人地位提升。

孰知(shú zhī)的意思:谁知道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外求(wài qiú)的意思:指通过外部寻求帮助或解决问题。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相天(xiāng tiān)的意思:指人们相互合作,共同努力,达到共同的目标。

与时(yǔ shí)的意思:与时俱进意为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进步和适应。

知丘(zhī qiū)的意思:指对山川地理、地势地貌有深入了解和熟悉的意思。

中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指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央,形容光明照耀、非常明亮。

周游(zhōu yóu)的意思:周游指的是四处旅行,到处游历。

诸侯(zhū hóu)的意思:指各个分封国的统治者或领袖。

自达(zì dá)的意思:自己达到目标或成功,不依赖他人。

注释
日照:阳光照射。
中天:天空中央。
春风:春天的风。
周游:四处游走。
和气:温和的气息。
槁乾:干枯。
势难:难以做到。
栖栖:忙碌的样子。
利泽:恩惠与利益。
齐宋楚陈周:古代的五个大国。
奥幽:深奥的秘密。
匏瓜:葫芦。
士:读书人。
穷通:困厄与显达。
九畴:古代的九种自然现象或法则。
强勉:勉强行事。
良谋:好的策略。
翻译
阳光普照大地,正当它在天空中央停留。
春风在大地上漫步,随季节而流转。
和煦的气息吹过,干枯的事物变得湿润柔软。
爱与欲望滋养万物,却难以在一个地方停滞。
忙碌的孔子啊,他深知时间的重要性。
他无法让这个国家的福祉惠及所有诸侯。
不如驾车出行,让更多人遇见我。
当年有三千弟子,来自齐、宋、楚、陈、周各国。
小的能理解我的大致理念,大的能领悟深奥的秘密。
道义传播,学问因此成为圣贤之道,如同源头不断流淌。
我起初像葫芦般无知,谁能理解我孔子呢?
只有士人想要自我实现,穷困或显贵无需外求。
并不一定要辅佐天子,才能通晓天地间的九畴法则。
虽然行走时会感到勉强,但闭门不出并非明智之举。
鉴赏

这首诗名为《惜日》,出自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之手。全诗围绕“惜日”这一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光阴的珍视以及对个人才华和学问传播的渴望。

首句“白日照四方,当在中天留”,描绘出阳光普照大地的情景,强调要珍惜这宝贵的时光。接着,“春风地上行,当与时周游”则表达了随着季节的变换,应及时行走于世间,广泛接触人事,以此丰富个人的学问和见识。

“和气所披拂,槁乾却湿柔”一句,通过对春风温和、能够使干燥之物变得湿润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于和谐气氛的向往,以及希望自己的学问能被广泛接受,并且滋养万物。

“爱欲传万物,势难停一州”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传播的热忱与困境。他渴望将知识传遍天下,但现实中却面临种种阻碍和局限。

接下来的“栖栖孔子者,惜日此之由”则点明了孔子的形象,他也是一位珍视光阴、勤于学问的人物。作者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于时间的珍重以及对知识传承的尊崇。

至于“不能使此邦,利泽施诸侯”,则是表达了虽然个人无法像古代圣君那样广泛地施惠于天下,但仍然希望自己的学问能够给予周围的人带来好处。

随后的“岂若驾以行,使我遇者稠”一句,作者设想如果能乘坐车马自由出行,那么将会遇到更多的人,从而使得自己所学得以传播开去。

“当时三千人,齐宋楚陈周”,这里提到的“三千人”是指古代圣贤之多,而“齐、宋、楚、陈、周”则代表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和学问。

“小者传吾粗,大能传奥幽”一句中,“小者”意指浅显易懂的知识,“大能”则是深邃难解的学问。作者希望自己能够传播这两方面的知识,让人们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触及更深层次的智慧。

“道散学以圣,众源乃常流”,此句表达了通过广泛地学习和实践圣贤之道,使得各种知识和智慧像溪流般自然而然地流淌开来。

最后,“吾初如匏瓜,彼亦孰知丘”一句中“匏瓜”比喻作者自己最初的学问浅薄,而“彼亦孰知丘”则是说别人对于自己的学问深度也未必了解。

结尾的“唯士欲自达,穷通非外求。岂必相天子,乃能经九畴。行虽耻强勉,闭户非良谋”,作者表明只有通过个人努力和探索来达到学问上的高度,而不应仅依赖于外界的认可或是皇权的支持。他认为,即使自己的行为可能会被世人视为过于急进,但关起门来学习和思考绝不是好策略。

综上所述,《惜日》这首诗通过对光阴、春风、学问传播等元素的精彩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于时间的珍重以及对知识与才华传承的迫切期待。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豆叶黄/忆王孙·其二

疏枝冷蕊忽惊春。一点芳心入鬓云。

风韵情知似玉人。笑迎门。香暖红炉酒未温。

(0)

水调歌头·其六过后柳故居

露下菱歌远,萤傍藕花流。

临溪堂上,望中依旧柳边洲。

晚暑冰肌沾汗,新浴香绵扑粉,湘簟月华浮。

长记开朱户,不寐待归舟。恍重来,思往事,搅离愁。

天涯何处,未应容易此身休。

莫问吴霜点鬓,细与蛮笺封恨,相见转绸缪。

云雨阳台梦,河汉鹊桥秋。

(0)

夏日即事·其一

阴阴庭院静无声,只有黄鹂绕树鸣。

午睡觉来何所见,玉炉风细碧烟横。

(0)

论语绝句·其六十七

壮志如何便遽忘,故宜一旦问为邦。

行藏独与吾夫子,不类当时狷与狂。

(0)

题赵葵墨梅

溪藤疏影势千寻,笔补春工著意深。

止渴调羹归妙手,谁知一片岁寒心。

(0)

又赐颂和灵隐长老颂

欲言心佛难分别,俱是精微无碍通。

跳出千重缚不住,天涯海角任西风。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