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汝明以诗谢饷菊次韵二首·其二》
《汝明以诗谢饷菊次韵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葛胜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和气凝阳更递通,露根移得自蚕丛

分明般若圆明相,误落柴桑酒盏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般若(bō rě)的意思:指智慧、智慧的根源。也用来形容人的智慧深厚。

蚕丛(cán cóng)的意思:形容许多蚕在一起吐丝,比喻人多拥挤。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更递(gēng dì)的意思:更进一步,更上一层楼。

和气(hé qi)的意思:形容人态度友善、和蔼可亲。

酒盏(jiǔ zhǎn)的意思:酒杯或酒盏。

露根(lù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本质或真相暴露出来。

圆明(yuán míng)的意思:指思路清晰、观点明确,没有任何犹豫或迟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胜仲所作的《汝明以诗谢饷菊次韵二首(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和气凝阳更递通”,开篇即以“和气”、“阳”、“递通”三个词组描绘了一幅和谐、流转的画面,暗示着自然界中阴阳调和、万物生长的景象。这里的“和气”不仅指自然界的和谐之气,也暗含了人与人之间、心与物之间的和谐关系。

“露根移得自蚕丛”,这一句通过“露根”与“蚕丛”的联系,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植物生长过程与人类社会中的迁移、传承相联结。这里“蚕丛”可能是指古代蜀地的先民,象征着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积淀。整句诗意在表达,如同植物从露水滋养中汲取生命之力一般,人类社会中的文化、知识亦需不断传承与发展。

“分明般若圆明相,误落柴桑酒盏中”,这两句诗运用了佛教中的“般若”(智慧)概念,与儒家的“圆明”(圆满、光明)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对智慧与真理的追求。然而,“误落柴桑酒盏中”则以一种幽默而略带讽刺的方式,指出即便是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人们也可能忽视了这些深邃的智慧与真理。柴桑,据传为陶渊明的故乡,此处借指日常生活或世俗生活,强调了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真谛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的结合,探讨了和谐共生、传承发展、智慧追求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真理的主题,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及社会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作者介绍

葛胜仲
朝代:宋   字:鲁卿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生辰:1072~1144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猜你喜欢

题刘子翚横溪独钓图·其二

芳洲白鹭飞来两,日射金鳞波滉瀁。

芰荷香送晚风凉,一声清唱云中响。

(0)

梅花十首·其五

倚竹相看翠袖寒,月中弄影见飞鸾。

形容何似清癯甚,雪满空山岁又阑。

(0)

奉寄陈进士村民·其一

不见镜中石,遥思枕上峰。

景星光欲聚,夜雪兴偏浓。

著述编新草,吟哦对古松。

华嵩归隐处,云树几千重。

(0)

九日同郁大夫白子泛舟石湖登高四首·其二

重九苏台登暮秋,毗陵公子神仙流。

黄英一束无人送,楚客偏多冉冉愁。

(0)

拟古宫词二十首·其七

日暮君王举凤觞,醉来忽地倚红妆。

雕栏芍药亲教折,传递佳人嗅艳香。

(0)

题文德承山居图二首·其一

山气幕中合,林光榻上开。

清诵紫苔篇,红云时一来。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