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周石崖督学擢广西参知寄此送之二首·其二》
《周石崖督学擢广西参知寄此送之二首·其二》全文
明 / 王慎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道术陈良是,丘坟相亲

章缝奥室文物起来尘。

变豹方成蔚,灵蛇尽握珍。

还将今礼乐,往靖桂嶷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奥室(ào shì)的意思:指深奥的学问或知识。

变豹(biàn bào)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由平凡变得出众,突然间焕发出强大的能力或魅力。

道术(dào shù)的意思:道术指的是道家学说中的修道方法和技巧。在这里,“道”指的是道家哲学中的道,即宇宙的规律和道德的准则,“术”则指的是技艺和方法。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灵蛇(líng shé)的意思:形容动作敏捷、反应迅速,也可形容人机灵、机智。

起来(qǐ lái)的意思:表示行动、活动、起床等动作或状态的开始。

丘坟(qiū fén)的意思:指坟墓或丘陵,多用于比喻人的境遇或事物的落寞凄凉。

文物(wén wù)的意思:指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古代物品。

相亲(xiāng qīn)的意思:指两个陌生人相互认识、交往,尤指为了结婚而相互了解。

章缝(zhāng fèng)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缝隙或间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周石崖督学的敬仰与期待,以及对其即将前往广西任职的祝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句“道术陈良是”,以陈良为典故,赞美周石崖在道德学问上的卓越成就,暗示其如同古代贤士一般,拥有深厚的学识与高尚的人格。

“丘坟倚相亲”一句,通过将周石崖比作倚靠在丘坟旁的朋友,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的推崇,同时也暗含了对周石崖在学术与道德上的坚守。

“章缝探奥室,文物起来尘”则进一步强调了周石崖在学术研究上的深入探索,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这里的“章缝”可能指的是文献资料,“奥室”则是深邃的学问殿堂,“文物起来尘”则形象地描绘了周石崖在学术领域中的辛勤耕耘与贡献。

“变豹方成蔚,灵蛇尽握珍”两句,运用了动物的象征,其中“变豹”可能寓意着周石崖在学术或事业上的转变与成长,“成蔚”则表示这种转变带来的繁荣与辉煌。“灵蛇尽握珍”则可能象征着周石崖在学术道路上的洞察力与收获,他能够把握住珍贵的知识与智慧。

最后,“还将今礼乐,往靖桂嶷人”表达了对周石崖前往广西任职的祝愿,希望他能将现代的礼仪与音乐带去,为当地带来安宁与和谐,同时也体现了对周石崖个人能力与影响力的信任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周石崖个人品质、学术成就及未来使命的描绘,既展现了对他的崇高敬意,也寄托了对其未来工作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期待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慎中

王慎中
朝代:明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答梅侍御见寄

群龙盛朝野,弱羽聊山林。

行春忽倾盖,对榻山花深。

引我一杯水,写君龙唇琴。

永言歌大篇,风雅有遗音。

乃知鹰鹯气,未惬鸾凤心。

王事有驱迫,暮雨别江浔。

离情落晚趣,再往三洲吟。

何以舒我怀,青天盼遥岑。

(0)

题南昌徐布政义景斋卷·其三

甘棠遗爱满中州,景慕前闻退急流。

多少世人空碌碌,钟鸣漏尽不知休。

(0)

送林黄门聪奉命代祀南海便道归省和同寅王公度韵四首·其一

朝阳鸣凤瑞皇家,四海苍生览德赊。

多少回天好封奏,人传曾梦笔生花。

(0)

暇日与倪学士罗郎中饮萧寺中和李白诗韵二首·其一

幽堂宴集谢东君,文字欢娱世䍐闻。

綵笔每挥华翰出,新诗不用旧题分。

巢归宿鸟喧秋树,山没斜阳起暮云。

美景良辰莫虚负,行人明日又离群。

(0)

次韵酬倪学士·其一

穷鳞点额下龙门,归怨河神恨欲吞。

群党忍心平嫁祸,斯文挥泪惜衔冤。

长沙才子谩题赋,东坡道人休照盆。

四海苍生正翘首,还朝端儗拜王恩。

(0)

送陆司寇乃兄还四明

平生不识利名途,手足情牵到帝都。

棠棣有诗方燕乐,菊花无主恐荒芜。

霜催断雁离秦塞,潮引归鸥入鉴湖。

可奈季方留不住,秋台目送海云孤。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