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拜遗阡,增此儒林重。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足(ān zú)的意思:满足、足够
邦家(bāng jiā)的意思:指国家,特指一个国家的政权和统治机构。
博综(bó zōng)的意思:博综是一个形容词,表示广泛博学、知识渊博。
伯仲(bó zhòng)的意思:形容两个人或物的差距很小,难以分辨谁更好或更高明。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聪记(cōng jì)的意思:聪明机智,记忆力强。
蹉跎(cuō tuó)的意思:指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大节(dà ji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有节操,能守住底线。
党论(dǎng lùn)的意思:指党派之间的争论或辩论。
范丹(fàn dān)的意思:形容人的气质高尚,品德纯正。
放纵(fàng zòng)的意思:放纵指放任自由发展,不加约束或限制。
纷挐(fēn ná)的意思:指纷乱、混乱、杂乱不堪的样子。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负弦(fù xián)的意思:负责任或承担责任
后先(hòu xiān)的意思:后者先行,先者后至。
家巷(jiā xiàng)的意思:指家庭和邻居之间的关系和融洽。
郊坰(jiāo jiōng)的意思:指郊外的土地或田野。
节本(jié běn)的意思:节约使用资源,不浪费。
进名(jìn míng)的意思:
特指将荐用或晋谒人员的姓名禀报皇帝。《旧唐书·韦贯之传》:“同列以 张仲素 、 段文昌 进名为学士, 贯之 阻之,以行止未正,不宜在内庭。”《新唐书·选举志下》:“又詔员外郎、御史诸供奉官,皆进名敕授。” 宋 梅尧臣 《碧云騢》:“ 遵 昨日閤门进名,已许上殿,今日班次至而止之,必有蒙蔽圣聪而为 梁适 者,请中官奏,臣不敢退。”
九原(jiǔ yuán)的意思:指九个原始的草木丛生的地方,也指原始的状态。
九流(jiǔ liú)的意思:指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才。
老家(lǎo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故乡或出生地。也可用于指代家人或亲人。
力学(lì xué)的意思: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力的学科,也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涉及力、质点、刚体、运动、静力学、动力学等方面。
流送(liú sòng)的意思:将人或物流转、转送给他人。
流称(liú chēng)的意思:指人们对某一事物或人的评价、口碑等在社会中不断传播,形成了普遍的共识。
屡空(lǚ kōng)的意思:多次尝试却未能成功
名臣(míng chén)的意思:指在历史上有卓越才能和杰出政绩的官员。
屏居(píng jū)的意思:指隐居不出,远离尘嚣。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謦咳(qǐng hāi)的意思:指咳嗽声音尖细悦耳,形容人的声音或音乐声音悦耳动听。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儒林(rú lín)的意思:指儒家学派的人才聚集的地方,也泛指学术界或文化圈。
三李(sān lǐ)的意思:指同一个领域或同一行业中的三位杰出人物。
山东(shān dōng)的意思:形容人勇敢、刚强,也用来形容事物坚固、稳定。
食淡(shí dàn)的意思:指饮食简单、清淡,也可比喻生活简朴、不奢华。
失身(shī shēn)的意思:指女子失去贞操,有时也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不正当关系。
士类(shì lèi)的意思:指士人、文人等有学问的人。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同时(tóng shí)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件、行动或状态在相同的时间发生或存在。
弦诵(xián sòng)的意思:指琴师弹奏琴弦,表达出深情款款的音乐。比喻读书声音动听,有感染力。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应奉(yìng fèng)的意思:应该侍奉、顺从。
玉玺(yù xǐ)的意思:指皇帝的印章,也用来比喻权力和地位。
中丞(zhōng chéng)的意思:指官职居中的官员,也泛指在某个群体或组织中地位居中的人。
中朝(zhōng cháo)的意思:指两国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可表示两国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自非(zì fēi)的意思:不是,非。
西第颂(xī dì sòng)的意思:
《后汉书·马融传》:“初 融 惩於 邓氏 ,不敢復违忤埶家,遂为 梁冀 草奏 李固 。又作大将军《西第颂》,以此颇为正直所羞。”后因称献媚权贵的文章为“西第颂”。 清 顾炎武 《过矩亭拜李先生墓》诗:“心鄙 马季长 ,不作《西第颂》。”
相伯仲(xiāng bó zhòng)的意思:相互之间地位、能力、资格等相差无几,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的《过矩亭拜李先生墓下》,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顾炎武对古代学者李先生的深深敬仰和缅怀之情。
诗中首先提到“人生无贤愚,大节本所共”,强调了无论智愚,人们在道德操守上都是平等的。接着,“蹉跎一失身,岂不负弦诵”表达了对那些因一时失误而失去正道之人的惋惜之情。然后,诗人赞扬了李先生的学识渊博,不以世俗功名为荣,而是追求内心的纯净与智慧,如范丹般清高,应奉般聪慧的记忆力。
“力学不求闻,终焉老家巷”则描绘了李先生专心学术,不求闻达,最终在故乡度过一生的形象。这反映了他淡泊名利、专注于学问的精神。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同时代的程中丞,通过一封奏疏震惊众人,表达了对敢于直言、勇于担当精神的赞赏。
“玉玺安足陈,亟进名臣用”一句,借用了古代帝王封赏大臣的典故,表达了对真正有能力、品德兼备的官员的期待。随后,诗人描述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与混乱,以及山东豪杰李氏兄弟的放纵行为,体现了对社会动荡的感慨。
最后,“我来拜遗阡,增此儒林重”表达了诗人亲自来到李先生墓前,对其贡献的深切敬意,并认为他的影响将被儒家学派铭记。尽管无法直接交流,但诗人的风骨和情感依然传递给了后人。“自非随武贤,九原谁与从”则表达了对能与像李先生这样的贤者同行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李先生个人生平的追忆,也是对古代学者精神的颂扬,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它展现了顾炎武作为一位思想家和历史学家的深邃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