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腊 月 八 日 于 剡 县 石 城 寺 礼 拜 唐 /孟 浩 然 石 壁 开 金 像 ,香 山 倚 铁 围 。下 生 弥 勒 见 ,回 向 一 心 归 。竹 柏 禅 庭 古 ,楼 台 世 界 稀 。夕 岚 增 气 色 ,馀 照 发 光 辉 。讲 席 邀 谈 柄 ,泉 堂 施 浴 衣 。愿 承 功 德 水 ,从 此 濯 尘 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禅庭(chán tíng)的意思:指修行佛法的场所,也可表示心境宁静、清净无尘的意境。
尘机(chén jī)的意思:指尘土飞扬,机械运转的样子。形容事物运动或活动时繁忙而快速。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德水(dé shuǐ)的意思:指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
发光(fā guāng)的意思:指光亮闪耀,也比喻才华出众或事物显著突出。
功德(gōng dé)的意思:指善行、善事所积累的功德。
光辉(guāng huī)的意思:光明耀眼的辉煌。
回向(huí xiàng)的意思:指向佛、菩萨等神佛祈福或祝福,借助神佛的力量来达成某个目标。
讲席(jiǎng xí)的意思:指讲学、演讲的地方或场合。也指讲学的职位或讲学的权威。
金像(jīn xiàng)的意思:比喻非常重要、珍贵的东西。
开金(kāi jīn)的意思:指揭开金属器物的表层,使其呈现出金光闪耀的状态,比喻显露出真实的本质或内在的价值。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弥勒(mí lè)的意思:指人心宽大,慈悲为怀。
气色(qì sè)的意思:指人的面色、神态。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
世界(shì jiè)的意思:指在世界上无人能敌。
石壁(shí bì)的意思:指坚固、坚定不移的信念或决心。
谈柄(tán bǐng)的意思:指谈话中可以拿来攻击或诋毁对方的话柄。
下生(xià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下降或者变得贫穷。
香山(xiāng shān)的意思:指非常香,香气扑鼻。
一心(yī xīn)的意思:全心全意、专心致志
浴衣(yù yī)的意思:指夏季穿着的一种传统日本服装,一般在夏天或温泉等地方穿着。
照发(zhào fā)的意思:按照原样或原意进行行动或表达。
竹柏(zhú bǎi)的意思:指高风亮节、坚贞不屈的品质和精神。
功德水(gōng dé shuǐ)的意思:功德水是指有利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好行为和善事。
- 注释
- 石壁:坚固的石壁。
金像:金色佛像。
香山:著名的佛教圣地。
铁围:佛教中的护法山。
弥勒:佛教中的未来佛。
一心:专注一颗心。
竹柏:象征清净的竹子和柏树。
禅庭:禅修的庭院。
楼台:高大的建筑。
世界稀:世间少有。
夕岚:傍晚的山雾。
气色:景色。
馀照:夕阳余晖。
光辉:光芒。
讲席:讲经的座位。
谈柄:谈论的中心。
泉堂:泉水环绕的浴室。
浴衣:沐浴的衣物。
功德水:具有功德的圣水。
濯尘机:洗涤尘世的工具。
- 翻译
- 石壁上雕刻着金色的佛像,香山傍依着铁围山
在世间下生成的弥勒佛显现,他心向一处,回归内心
古老的禅庭竹柏环绕,楼阁台榭罕见而宁静
傍晚的山岚增添景色,夕阳余晖更显光彩
讲经的场所邀请智慧的交谈,浴室提供沐浴的衣物
我愿接受这功德之水,从此洗涤世俗的尘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庄严肃穆的佛教礼仪场景。诗人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一座古老寺庙的神圣气息和宁静氛围。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这里诗人设定了一个宏伟的空间背景:一尊金色的佛像庄严地嵌在坚固的石壁之中,而整个香山则被铁制成的围墙环绕,既显得出寺庙的神圣不可侵犯,也体现出了古代对佛教礼仪场所的重视与保护。
"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诗人提到了弥勒佛,这位未来来临的救世之佛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慈悲和智慧。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向往和归依,展现了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与平静。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这里诗人描绘出了寺庙内部的一片宁静景象:古老的竹林和柏树环绕着禅院,而外部的繁华世界相比之下显得稀少而不重要。这两句诗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通过对晚霞和余晖的描写,诗人捕捉到了自然界中那份柔和而又神秘的美丽,这种景象不仅映衬出寺庙的庄严,也让人的心灵得以净化。
"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诗中的这两句表明了在佛教礼仪中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以及通过清洁身心来接近真理的宗教实践。
最后,"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够接受到佛法中的功德之水,以此洗净世间的污秽,摆脱俗世的烦恼和束缚。这不仅是对佛教仪式的一种尊重,也体现出诗人对于精神救赎的深切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环境、佛教礼仪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宁静的主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