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出治(chū zhì)的意思:指出现某种病症或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或解决。
从军(cóng jū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参军入伍,投身军队。
风驰(fēng chí)的意思:风驰意指风一样的速度驰骋,形容快速奔驰的样子。
海边(hǎi b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辽阔无边,没有限制。
回顾(huí gù)的意思:回顾指回头看、再看一遍。表示回顾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火旗(huǒ qí)的意思:火旗是指战场上燃烧的旗帜,比喻战争的残酷和激烈。
凯歌(kǎi gē)的意思:凯歌指胜利的欢呼声或歌曲,形容战胜敌人、取得胜利后的喜悦与欢庆之情。
楼船(lóu chuán)的意思:楼船是指高大华丽的船只,也可指高楼大厦。
落星(luò xīng)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光彩消失或失去辉煌。
千帆(qiān fān)的意思:形容船只众多、繁忙的景象。
儒衣(rú yī)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衣服,比喻儒家的思想和道德标准。
山外(shā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宁静幽远的地方。
下濑(xià lài)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声望、地位、能力等逐渐下降或衰退。
元帅(yuán shuài)的意思:元帅是指军队中最高军衔的将领,也用来比喻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享有崇高地位和权威的人。
治兵(zhì bīng)的意思:指善于管理军队,使其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大。
仲宣(zhòng xuān)的意思:指中年人宣扬自己的优点或者自吹自擂。
- 翻译
- 元帅乘坐楼船出征练兵,落星山之外,火红的旗帜鲜明照耀。
众多船只日夜助威,江陵的声势如长江水势浩荡,疾风飞驰,涛声阵阵。
清晨的杀气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弥漫,战船上的凯歌远扬,惊动了海边的鲸鱼。
诗人借用王粲的风格来赞颂军旅生活,回头看看身着儒服的自己,心中不禁感到不平。
- 注释
- 元帅:指挥官。
楼船:大型战船。
治兵:训练军队。
落星山:地名,可能指特定的山峰。
火旗:燃烧的旗帜,象征战斗。
千帆:众多船只。
江陵:地名,古代军事要地。
下濑:江河下游或湍急的水段。
声:声势。
杀气:战争的紧张气氛。
波上鹢:鹢首,古代战船前端装饰,此处代指战船。
凯歌:胜利的歌曲。
仲宣:王粲的字,三国时期诗人。
从军咏:以军旅为题材的诗。
儒衣:儒生的服装,暗示身份转变。
不平:内心不平静,有感慨。
- 鉴赏
诗人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战争与凯旋的图景。首句“元帅楼船出治兵”展现了将军指挥若定,筹划战事之景象;"落星山外火旗明"则透露出战争即将爆发的紧张气氛。
接着,“千帆日助江陵势,万里风驰下濑声”两句,通过对船只众多、风起浪涌的描述,传达出军队强大如潮水般推进的力量感。"杀气晓严波上鹢,凯歌遥骇海边鲸"则是战后的场景,战士们在清晨的严峻氛围中,高声唱着凯旋之歌,震慑了海边巨兽鲸。
最后,“仲宣一作从军咏,回顾儒衣自不平”表达了诗人作为文人的身份,对于身处战乱中的复杂情感。这里的“仲宣”,即是晋代文学家、音乐家嵇康之别称,他的《从军行》也是影响深远的作品,诗人通过提及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中士兵命运的同情以及自己内心的不平静。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集战略与个人情感于一身的诗作,展示了作者在动荡时代中的深刻洞察和情感波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诘燕
去年汝来巢我屋,梁间污泥高一尺。
啄腥抛秽不汝厌,生长群雏我护惜。
家贫惠爱不及人,自谓于汝独有力。
不望汝如灵蛇衔宝珠,雀献金环来报德。
春风期汝一相顾,对语茅檐慰岑寂。
如何今年来,于我绝踪迹。
一贪帘幕画堂间,便视吾庐为弃物。
楼上醉书
丈夫不虚生世间,本意灭虏收河山。
岂知蹭蹬不称意,八年梁益凋朱颜。
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
中原机会叹屡失,明日茵席留馀潸。
益州官楼酒如海,我来解旗论日买。
酒酣博簺为欢娱,信手枭卢喝成采。
牛背烂烂电目光,狂杀自谓元非狂。
故都九庙臣敢忘,祖宗神灵在帝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