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风 水 僧 宋 /刘 克 庄 向 人 说 葬 又 谈 空 ,郭 璞 瞿 昙 并 入 宗 。背 得 山 经 如 诵 呪 ,顶 将 禅 笠 去 寻 龙 。遍 为 檀 越 裁 生 圹 ,顶 定 公 侯 出 某 峰 。想 亦 自 营 归 寂 处 ,一 丘 卵 塔 种 青 松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并入(bìng rù)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相同或相关的事物合并在一起,共同成为一个整体。
公侯(gōng hóu)的意思:公侯指的是古代的贵族爵位,也用来形容地位高贵、显赫的人。
归寂(guī jì)的意思:指人归于寂静,不再有世间的烦恼和纷扰。
寂处(jì chǔ)的意思:指安静、寂静的地方或环境。
卵塔(luǎn tǎ)的意思:卵塔指的是形状像蛋塔一样的建筑物,比喻外观华丽但实际价值不高的东西。
青松(qīng sōng)的意思:指品质高尚、坚定不移的人或事物。
瞿昙(qú tán)的意思:指人心不安定,忧虑不安。
山经(shān jīng)的意思:形容经验丰富,见多识广。
生圹(shēng kuàng)的意思:指人生短暂,时间宝贵,应当珍惜和充分利用。
诵咒(sòng zhòu)的意思:指背诵或念诵咒语、咒文。
檀越(tán yuè)的意思:指有德行高尚、善良慷慨的人。
谈空(tán kōng)的意思:指说话空洞无实际内容,没有实际意义。
一丘(yī qiū)的意思:指数量很少、质量很低的东西。
预定(yù dìng)的意思:事先确定或安排好的行动或计划。
自营(zì yíng)的意思:自己经营、自己打理
- 注释
- 葬:指生死、埋葬之事。
空:佛教中的空无观念。
郭璞:古代学者,擅长堪舆之术。
瞿昙:释迦牟尼的姓氏,此处泛指佛教人物。
山经:古代地理书籍,记载山川地理。
咒:这里比喻对知识的熟练掌握。
禅笠:僧侣戴的帽子,象征修行生活。
檀越:佛教中对施主的尊称。
生圹:生者墓穴,未死时预先准备的墓地。
公侯:古代贵族爵位,此处可能象征地位显赫的人。
卵塔:佛教中的一种小型塔,形状似蛋。
青松:常绿树,象征长寿和不朽。
- 翻译
- 向别人谈论生死又探讨空无,郭璞和瞿昙的思想都被接纳为一派。
他熟记山川地图如同念诵咒语,头戴禅帽去寻找龙脉的踪迹。
为信徒们规划着生者的墓地,预设着公侯级的陵寝在哪个山峰上。
想必他也为自己预留了安静的归宿,那里有一座小丘,种满了青松作为墓园。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赠风水僧》。从内容来看,诗中描绘了一个风水师(也就是堪舆或堪輿之学,即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择墓地、房屋建筑位置的术语)的形象和活动。
首句“向人说葬又谈空”表明风水师不仅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安葬地点,还涉及对宇宙、天道的探讨,显示出风水学与哲学、宗教的联系。"郭璞瞿昙并入宗"中的“郭璞”可能指的是三国时期的风水大师郭璞,而“瞿昙”则是佛教术语,意为禅定之法,这里可能暗示风水学与佛教的一种融合。
接下来的“背得山经如诵咒”和“顶将禅笠去寻龙”则描写了风水师背负着古籍《山海经》,就像背诵咒语一样熟练,同时又戴着禅师的笠帽去寻找吉祥之地(龙在这里可能指的是风水术语中的“龙脉”,即吉祥的气流)。
“遍为檀越裁生圹”一句则表明风水师四处奔波,为人们选择墓地,决定他们身后的安葬之所。"预定公侯出某峰"显示了风水师不仅为普通百姓服务,也能预测到哪些山峰将会产生未来的人物。
最后两句“想亦自营归寂处,一丘卵塔种青松”则是诗人自己的感慨,表达了一种对远离尘世、归隐自然的向往。这里的“一丘卵塔”可能意味着简陋的墓冢,而“种青松”则象征着生命与希望的延续。
整首诗通过对风水师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人对于自然、宇宙以及生死观念的态度,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本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和向往自然、简约生活的理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