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水汤汤,想驴背、吟髯如戟。
还记否、八叉狂咏,乌丝盈笈。
悲歌(bēi gē)的意思:指悲伤哀怨的歌曲,形容悲痛欲绝的心情。
鞭丝(biān sī)的意思:形容事物细小而脆弱。
晨风(chén fēng)的意思:晨风指的是清晨的微风,也用来形容早晨的新鲜空气和宜人的气候。
吊古(diào gǔ)的意思:吊古指的是怀念古人,对古人的崇敬之情。
风发(fēng fā)的意思:形容人精神焕发、容光焕发。
高处(gāo chù)的意思:指在高位的人容易受到冷落,也比喻位高权重的人容易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
蒹葭(jiān jiā)的意思:指茂盛的草木。
军书(jūn shū)的意思:指军队的命令和文书。
梁园(liáng yuán)的意思:指相聚、聚会的地方。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三河(sān hé)的意思:指某地区的三条河流,也用来比喻某地区繁荣昌盛。
霜信(shuāng xìn)的意思:霜信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冬天的寒冷天气给人们带来了冰冷的感觉,也可以形容人心冷漠、无情。
汤汤(shāng shāng)的意思:形容水流涌动、汹涌澎湃的样子。
铜台(tóng tái)的意思:指官职高而权力大的地方。
乌丝(wū sī)的意思:形容头发黑而细软。
乡心(xiāng xīn)的意思: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一天(yì tiān)的意思:指极短的时间或极小的数量。
招携(zhāo xié)的意思:招募、吸引人才或朋友,使其归附自己
燕南赵北(yàn nán zhào běi)的意思:指两个地方相隔甚远,比喻相距极远或相差很大。
这首《满江红》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回忆起当年在中原地区客居时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首先,“漳水汤汤”开篇即以漳水的浩荡之势,营造出一种辽阔而深沉的氛围,引出对往昔时光的回忆。“想驴背、吟髯如戟”,想象着自己骑在驴背上,胡须如同戟般飘扬,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文人形象。
接着,“还记否、八叉狂咏,乌丝盈笈”,回忆起当年挥毫泼墨,文思泉涌,诗句如同乌丝般密布在书籍之上,表现了诗人创作的激情与才华。
“满地军书迟羽箭,一天霜信催刀尺”,通过对比军书的迟缓与霜信的急促,暗示了战事的紧张与时间的紧迫,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
“更燕南赵北老悲歌、身仍客”,进一步深化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异乡,但心中依然怀有对故土的深情和对国家兴衰的忧虑。
“谁并马,三河杰”,这里可能是指与志同道合之士并肩作战或交流,强调了友情与合作的重要性。
“重吊古,梁园笔”,再次回到对历史的追忆,梁园是古代文人聚会之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集的向往与怀念。
“怅招携道远,鞭丝斜直”,表达了对未能与志同道合之人深入交流的遗憾,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试上铜台高处望,乡心好共晨风发”,诗人试图登高望远,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与清晨的微风共同表达内心的思绪。
最后,“正两溪、秋水浸蒹葭,初肥鳜”,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美景,两溪边秋水泛滥,芦苇丛生,鳜鱼肥美,既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有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