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辟易(pì yì)的意思:辟易是指排除障碍、克服困难,使事情变得容易。
不有(bù yǒu)的意思:没有,没有存在或拥有某种东西
丑虏(chǒu lǔ)的意思:指相貌丑陋的俘虏,也泛指相貌丑陋的人。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胆气(dǎn qì)的意思:指勇敢、坚毅的勇气和胆量。
封侯(fēng hóu)的意思:指被封为侯爵,成为高官显贵的意思。
汗血(hàn xuè)的意思:形容非常辛苦或费力,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好勇(hǎo yǒng)的意思:形容人虽然勇敢,但不善于战斗或不愿意争斗。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艰厄(jiān è)的意思:形容困难险阻,艰苦困厄。
宁谧(níng mì)的意思:宁静安详,平和恬淡。
怒目(nù mù)的意思:形容目光怒视,愤怒的眼神。
蓬麻(péng má)的意思:形容穿着破烂、蓬乱不整的样子。
气粗(qì cū)的意思:形容人的气魄、气势雄伟、豪迈。
三边(sān bi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忙于几个事情。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天山(tiān shān)的意思:指巍峨壮丽、高不可攀的山峰,也可比喻高尚的人品和伟大的事业。
徒负(tú fù)的意思:白白承担责任或负担
一呼(yī hū)的意思:
(1).一声呼唤。《庄子·山木》:“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於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专诸 方与人鬭,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其妻一呼即还。”
(2).一声怒吼。《淮南子·缪称训》:“勇士一呼,三军皆辟。”《晋书·蔡裔传》:“ 蔡裔 者,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入室, 裔 拊牀一呼,而盗俱陨。”
(3).一声号召。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然 陵 一呼劳军,士无不起。”《隋书·裴蕴传》:“ 玄感 一呼而从者十万。”《宣和遗事》后集:“ 方腊 一呼,四境响应。” 鲁迅 《摩罗诗力说》:“动吭一呼,闻者兴起。”幽并(yōu bìng)的意思:幽暗和狭小的地方
走马(zǒu mǎ)的意思:走马是指乘马行走,也可指迅速行动或快速推进。
万人敌(wàn rén dí)的意思:指一个人能够战胜或击败众多的对手,无人能敌。
- 翻译
- 年轻的勇气旺盛,以万人之勇为敌。
手持宝剑出门远行,正值边疆战事艰难。
愤怒的目光一扫,千军万马都退避。
杀敌如草芥,驰骋间马汗如血滴落。
那些丑陋的敌人怎能洗净耻辱,只有天山才能带来安宁。
若无封侯的功勋,空有幽州并州的豪客身份。
- 注释
- 少年:年轻人。
胆气:勇气。
万人敌:能敌万人。
仗剑:持剑。
三边:边疆。
艰厄:艰难困苦。
怒目:愤怒的眼睛。
呼:呼喊。
辟易:退避。
蓬麻:草木。
轻:轻易。
走马:策马飞驰。
丑虏:丑恶的敌人。
清:洗刷耻辱。
宁谧:安宁。
封侯相:封侯的功臣。
徒:空。
幽并客:幽州并州的豪杰。
-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英雄气概和对战争描述的诗歌。首句“少年胆气粗,好勇万人敌”表明主人公是一个年轻、勇敢且有远大志向的人,他渴望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勇武和力量。"仗剑出门去,三边正艰厄"则描绘了他手持武器走上前线的决心,以及面对的严峻挑战。
接下来的“怒目时一呼,万骑皆辟易”展示了主角在激战中的英勇姿态,他的一声呐喊能让成千上万的敌人退避。"杀人蓬麻轻,走马汗血滴"则生动地描绘出战场上的残酷与紧张,每一次斩杀都如同草芥一般简单,而战马奔跑时汗水和鲜血也随之滴落。
然而,在“丑虏何足清,天山坐宁谧”中,诗人似乎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态度,面对远方的敌人,他选择了内心的平静与宁静。最后两句"不有封侯相,徒负幽并客"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苦涩,主人公没有得到封地成为诸侯的荣耀,只不过是孤独而又疲惫的远征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一个英雄人物在战乱中的英勇与孤独,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人生的无奈和超脱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