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病魔(bìng mó)的意思:指疾病的困扰或祸害。
法鼓(fǎ gǔ)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威严。
翻经(fān jīng)的意思:指对经书进行翻阅、研读。
烦疴(fán kē)的意思:指心中的烦恼和病痛。
方书(fāng shū)的意思:指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不拐弯抹角,直言不讳。
寂灭(jì miè)的意思:彻底消失或灭亡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偏从(piān cóng)的意思:指盲目追随、刻意偏袒,不理性思考或顺从他人的意见。
起病(qǐ bìng)的意思:指疾病初期的症状或发作。
绳床(shéng chuáng)的意思:指用绳子编织的床,比喻人民群众的力量和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
示寂(shì jì)的意思:指表现出深沉的哀思、悲痛之情。
维摩(wéi mó)的意思:指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不放弃努力,坚持到底。
问讯(wèn xùn)的意思:向人询问消息或打听情况。
香池(xiāng chí)的意思:指人的气味香气扑鼻。
扬声(yáng shēng)的意思:高声宣扬,公开宣布。
有怀(yǒu huái)的意思:有怀指心怀某种情感或怀念某人或某事。
枕席(zhěn xí)的意思:指席地而坐,也指借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侍御因病滞留于天池寺,邀请医生前来诊治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展现了对疾病与治疗的深刻思考。
首联“闻君耽卧南山阿,为恋绳床起病魔”,以“耽卧”、“南山阿”描绘侍御病榻上的孤独与静谧,以及对病痛的无奈与挣扎。“绳床”暗示简陋的居住环境,而“起病魔”则形象地表达了病痛对人的折磨。
颔联“法鼓扬声生寂灭,香池涵照洗烦疴”,运用了佛教元素,将治病的过程与宗教仪式相联系,通过“法鼓”的声音和“香池”的映照,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疾病的消散。这里,“寂灭”与“烦疴”形成对比,突出了治疗过程中的平静与希望。
颈联“翻经半与方书杂,飞霭偏从枕席多”,进一步描述了治疗的具体场景。通过“翻经”与“方书”的结合,体现了传统医学与宗教信仰的融合;“飞霭”与“枕席”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温馨的氛围,暗示着治疗过程中自然与人体的和谐共处。
尾联“问讯有怀难自往,空令示寂作维摩”,表达了诗人因事务繁忙无法亲自探望的遗憾,以及对侍御病情的深切关怀。通过引用维摩诘的典故,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寄托了诗人对侍御早日康复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病痛与治疗的复杂情感,融合了宗教、医学与人文关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健康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嘲黔南观察南卓(一云卓故人效吕温作)
终南南太守,南郡在云南。
闲向南亭醉,南风变俗谈。
地浯溪读中兴碑
日光玉洁元子辞,银钩铁画颜公书。
百金不惮买墨本,摩挲石刻今见之。
猗那清庙久不作,其末变为王黍离。
春秋一经事多贬,鲁颂四篇文无讥。
渔阳鼙鼓入潼华,公卿徒步从六飞。
朔方天子扶九庙,京师父老迎千麾。
紫袍再拜谒道左,上皇万里旋銮舆。
牝鸡鸣晨有悍妇,孽狐嗥夜有老奴。
扶桑杲杲未翳蚀,但歌大业吾何疵。
首章义正语未婉,前辈不辨来者疑。
正须细读史克颂,未用苦说涪翁诗。
许张劲节震金石,李郭壮开如虎貔。
断崖苍石有时泐,诸公万古声烈垂。
天怀倦客有所恨,雨湿江寒催解维。
神州北望三叹息,翰墨是非何议为。
《地浯溪读中兴碑》【宋·王炎】日光玉洁元子辞,银钩铁画颜公书。百金不惮买墨本,摩挲石刻今见之。猗那清庙久不作,其末变为王黍离。春秋一经事多贬,鲁颂四篇文无讥。渔阳鼙鼓入潼华,公卿徒步从六飞。朔方天子扶九庙,京师父老迎千麾。紫袍再拜谒道左,上皇万里旋銮舆。牝鸡鸣晨有悍妇,孽狐嗥夜有老奴。扶桑杲杲未翳蚀,但歌大业吾何疵。首章义正语未婉,前辈不辨来者疑。正须细读史克颂,未用苦说涪翁诗。许张劲节震金石,李郭壮开如虎貔。断崖苍石有时泐,诸公万古声烈垂。天怀倦客有所恨,雨湿江寒催解维。神州北望三叹息,翰墨是非何议为。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9767c69a29d6f10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