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辟谷(pì gǔ)的意思:指禁食谷物,只吃蔬果或断食的修身养性的方法。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春山(chūn shān)的意思:春天的山景,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公有(gōng yǒu)的意思:指公共利益高于个人私利,强调公众利益应当放在首位。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莲社(lián shè)的意思:莲社是一个古代的文学社团,指的是聚集文人墨客的地方。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群文人墨客的聚会。
录事(lù shì)的意思:指记录事务,记载事件。
纳履(nà lǚ)的意思:纳履是一个形容词,意为接纳、接受。也可以表示接纳别人的意见或建议。
食咽(shí yān)的意思:指人吃得太多,食量过大。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薇蕨(wēi jué)的意思:指微小、细碎的事物。
无资(wú zī)的意思:指一个人没有任何本领或才能。
须求(xū qiú)的意思:迫切需要,急需
有酒(yǒu jiǔ)的意思:指拥有酒,即指人们在某种场合或时刻能够享受到美酒的乐趣。
远公(yuǎn gōng)的意思:指离家远行的人。
资助(zī zhù)的意思:提供经济或其他方面的支持,帮助他人解决困难。
- 注释
- 纳履:穿着鞋子。
归来:返回。
六载强:大约六年。
身閒:身心闲暇。
冷看:冷静旁观。
远公:指高僧。
莲社:佛教社团,以莲花比喻清净。
录事:官职名,负责文书工作。
资助:提供帮助或资金。
柿被鸟残:柿子被鸟啄食。
分亦好:分享也无妨。
螬食:虫子吃。
咽何妨:吞食也没关系。
薇蕨:两种野生植物,象征简朴生活。
辟谷:道教术语,指不食五谷,以求长生。
- 翻译
- 已经六年多从外面回来,我悠闲地看待世人的忙碌。
远方的高僧邀请我们莲社聚会,但文书官没有钱来资助我的草堂。
即使柿子被鸟啄食,分给别人也未尝不是好事,李子被虫蛀了,吃起来也无需介意。
春天的山野到处都有薇菜和蕨类,我并不需要寻找不吃五谷的养生方法。
- 鉴赏
这首诗名为《闲居》,作者是宋代的刘克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隐逸山林,远离世俗纷争的心境。开篇“纳履归来六载强”两句,写出了诗人归隐已久,对世间功名利禄早已看淡。"身閒冷看世人忙"则是对比之下,诗人本人的心态与世人急躁追逐形成了鲜明对照。
接下来“远公有酒邀莲社”一句,透露出诗人在山中仍旧有人间交往,参与田野之间的酒会。"录事无资助草堂"则表明诗人的生活清贫,但依然乐在其中,通过记录世事来辅助自己的草堂生活。
“柿被鸟残分亦好”和“李为螬食咽何妨”两句,描绘了一种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即使是果实受损,也不以为忧。"春山何处无薇蕨,更不须求辟谷方"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体悟和融入,无论在哪个春天的山中,都能找到薇蕨这类野生植物,不需要特意去寻找那些名山大川。
整首诗通过平实淡雅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隐逸生活的图画,同时也传达了诗人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蔡监丞赴高邮
城古似盘盂,荣分刺史符。
夏新看藕叶,夜久见蠙珠。
吏过朱方接,山从邵伯无。
文游遗迹在,民俗易相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