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千(bǎi q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数目繁多。
北征(běi zhēng)的意思:北征是指向北方出征,征战北方。
笔阵(bǐ zhèn)的意思:指文字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和顺序。
薄海(bó hǎi)的意思:指水面很薄的海洋,也比喻事物的表面很薄弱。
见猎(jiàn liè)的意思:指看到猎物而临时加入狩猎行列。
来苏(lái sū)的意思:指人从死亡状态中恢复过来。
连捷(lián jié)的意思:连续获得胜利或成功。
千万(qiān wàn)的意思:表示强调或劝告,要注意或务必做某事。
庆功(qìng gōng)的意思:庆祝成功,庆贺功绩。
师事(shī shì)的意思:师事指的是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学习。
挞伐(tà fá)的意思:挞伐指责、批评。
谈兵(tán bīng)的意思:指没有实际经验或能力,却自以为是能够谈论或评论某种专业领域的事物。
王师(wáng shī)的意思:指帝王的军队,也泛指强大的军队。
于役(yú yì)的意思:指被征募或被征召去从军或服役。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 鉴赏
这首诗《革命军北伐,颇以未克投笔相从为憾》是清末近现代初时期诗人吴妍因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北伐革命军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流露出未能亲自参与其中的遗憾。
首句“未逐王师事北征”,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并未能跟随大军北上作战,暗含了对未能亲身参与这场伟大革命行动的惋惜。接着,“喜闻马到庆功成”一句,转而表达听到北伐胜利的消息时的喜悦心情,以及对革命军取得胜利的庆祝。
“中原可餍来苏望,薄海同张挞伐声”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北伐革命军对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和意义。中原地区迎来了新生的希望,而世界各地也一同见证了这场正义的斗争,共同发出了支持的声音。
“敢诩谈兵言必中,深惭见猎眼空睁”则展现了诗人对自己在军事策略上的自信与谦逊。他虽未直接参与战斗,但对军事战略颇有研究,敢于谈论,并且深知自己的见识有限,不敢轻易夸耀。
最后,“百千万纸传连捷,于役惟堪笔阵横”表达了诗人对北伐胜利消息传播的喜悦,以及自己通过文字记录历史、传递胜利消息的自豪感。他愿意用笔作为武器,横扫一切阻碍,将胜利的光辉永远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北伐革命军的伟大成就,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事业的深切关注和崇高理想。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驱车上东门行
驱车上东门,回望咸阳路。
郁郁五陵间,累累多墟墓。
长夜号鼪鼬,秋风走狐兔。
牧竖游且歌,行人四面顾。
借问此何谁,昔时董与傅。
车马如流水,第宅通云雾。
富贵一旦空,忽如草间露。
阅水日成川,阅世人非故。
贤愚共一丘,千载为旦暮。
嗤彼道傍子,营营胡不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