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二日夜偕客赏木犀八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谢兰潘璧:形容宴会的豪华场所。
少年场:年轻人聚集的地方。
玉麈:玉柄麈尾,古人的拂尘,也指饮酒器。
金罍:古代盛酒的铜器。
度夜央:度过夜晚的中央,即深夜。
老子:诗人自指。
遽:突然。
忘此兴:忘记这种欢乐。
且:暂且。
投杖:放下手杖。
唤:召唤。
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 翻译
- 在谢兰潘璧这样的少年聚会场所,夜晚的宴饮正酣
老夫我怎能忘记这欢乐的时光,暂且放下手杖,唤来胡床小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造与友人在八月十二日夜宴饮赏木犀的情景。"谢兰潘璧少年场"暗示了年轻的聚会氛围,如同谢兰和潘璧这样的美玉般的人物聚集一堂。"玉麈金罍度夜央"形象地写出他们饮酒交谈直至深夜,玉麈(麈尾,古人清谈时所持之物)和金罍(古代酒器)增添了宴饮的奢华与文雅。
"老子遽能忘此兴"表达了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面对这样的欢乐场景,也不禁沉浸其中,暂时忘却了世俗的忧虑。"且容投杖唤胡床"则流露出诗人豪放不羁的态度,他放下手杖,随意召唤胡床(一种可折叠的小床),显示出他对当下欢聚时光的珍视和随性洒脱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节描绘和自我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墨客的宴游雅趣,以及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探春慢.家子桢同年西泠采绿图
笛沜观莺,酒廊泊燕,春痕何处寻好。
鬓拂晴丝,衫粘湿翠,眼底漪平云皛。
略记东风嫩,潜催醒、如尘芳草。
问君眷梦谁边,拾来湘怨盈抱。
飐去两三鸥鸟,尽避荻回舷,贴荭停棹。
有渚湔裙,无楼问钿,淡绝烟心斜照。
一匊相思泪,怕又共、鱼书缄到。
且杂苹蘩,携得同荐苏小。
百字令
四弦入弄,正猊香幕匝,螺卮酒满。
愁续弦长声百结,欢语拨来都怨。
明夜帘栊,孤灯风雨,人别相思远。
闻歌且醉,当筵不值肠断。
谁家锦瑟挑心,玉箫叶尾,一例传凄惋。
双翠忽搀檐际语,独雁还鸣天半。
月小沉花,星疏挂柳,夜色围灯幔。
闹蛾春梦,今宵如此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