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非为(fēi wéi)的意思:指不应该、不应当、不该做某事或者不是某种情况。
负名(fù míng)的意思:指因名声不好而受到贬低或影响。
关系(guān xì)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联系的性质或亲密程度。
几幸(jǐ xìng)的意思:指非常幸运,几乎是幸福的到了极点。
举世(jǔ shì)的意思: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人所共知的。
靡然(mǐ rán)的意思:形容心灵失落,意志消沉,毫无精神和力量。
名贤(míng xián)的意思:指有名望和才德的人
名下(míng xià)的意思:指属于某人所有的、在某人名下的东西。
岂非(qǐ fēi)的意思:难道不是,岂非表示对某种事实或判断的反问,表达出否定的意思。
盛名(shèng míng)的意思:指声誉显赫、名声远播的美好名誉。
丞相(chéng xiàng)的意思:指古代官职,丞相是宰相的别称,为君主辅佐国政的高级官员。也用来比喻辅佐君主的得力助手或重要顾问。
受知(shòu zhī)的意思:接受知识、得到消息。
细故(xì gù)的意思:指微小的事情或小节,也可指琐碎的事情。
下士(xià shì)的意思:指军队中的军衔,属于士官阶级的一种。也用来比喻地位低下的人或者能力较差的人。
渝节(yú jié)的意思:指过渡时期的节日,也指过渡时期。
愿言(yuàn yán)的意思:指心中所愿的话语或要表达的意思。
知名(zhī míng)的意思:广为人知,名声大。
自爱(zì ài)的意思:自己爱护自己,自重自爱。
名下士(míng xià shì)的意思:名下士是指在某人名下役使的士兵或手下人。
- 鉴赏
此诗《咏史三十一首(其十五)》由清代诗人黄毓祺所作,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探讨了名望与节操的关系,以及社会风气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首句“悌为儿童时,受知丞相素”,描绘了一个孩童时期即受到高官丞相赏识的情景,暗示了名望的早期影响。接着,“常恐不得死,仰负名贤顾”表达了对辜负恩师期望的深深忧虑,体现了对名望的敬畏和责任感。
“乃知名下士,关系非细故”指出即便在名下的士人,其言行举止也非小事,强调了名望带来的责任和约束。随后,“几幸出其门,愿言步亦步”表达了渴望跟随恩师脚步,追求高尚品德的愿望。
“盛名不自爱,渝节而攺度”揭示了主人公虽享有盛名却不自我陶醉,而是坚守节操,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准则,展现了高尚人格的魅力。最后,“举世遂靡然,岂非为所误”则反思了整个社会风气因名望而变得浮躁,提出疑问是否是名望误导了人们的价值观。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深刻探讨了名望与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体在名望面前如何保持自我,坚持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家僮来持双井芽数数饮之辄成诗以示同舍
我疑醇醲千古味,寂寞散在山茶枝。
双井名入天下耳,建溪春色无光辉。
吾乡茶友若敌国,粪土尺璧珍刀圭。
嗟予奔走车马迹,尘埃荆棘生喉颐。
煮云为腴不可见,青泉绿树应相嗤。
长须前日千里至,百芽包裹林岩姿。
开缄春风若满手,喜气收拾人恐知。
江南阳和夜欲试,小斋独与清风期。
石鼎泉甘火齐得,混沌不死元气肥。
诗书坐对为客主,一啜已见沆瀣醨。
通宵安稳睡物外,家梦欲遣不肯归。
不信试来与君饮,洗出正性还肝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