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句·其十三》
《杂句·其十三》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四言诗

心依真智,理逐心行理智无碍,心亦无生

迷即有我,悟即无情通达大智,诸法不成

五神无主六国安宁。七死弗受,八镜圆明

随宜善化总合佛经。过即已过,更莫再寻。

现在不住念念勿侵。未来未至,亦莫预斟。

既无三世,心同佛心。依空默用,即是行深。

无有少法,触目平任。无戒可持,无垢可净。

洞达虚心,法无寿命。若能如是圆通究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宁(ān níng)的意思:指心灵平静、安定无忧的状态。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触目(chù mù)的意思:形容景象或事物引人注目、令人震撼。

大智(dà zhì)的意思:指聪明智慧的人不露锋芒,反而表现得很谦虚谨慎,像是一个愚蠢的人一样。

洞达(dòng dá)的意思:指思想、见解等敏锐而深刻,能够透彻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

佛心(fó xīn)的意思:指人心善良,慈悲为怀,像佛陀一样具有宽容和仁慈的心态。

佛经(fó jīng)的意思:佛教经典

即是(jí shì)的意思:即刻就是,马上就是。

究竟(jiū jìng)的意思:表示追求真相或事情的真实本质。

理智(lǐ zhì)的意思:指人的思维和行为应该冷静、明智,不受情感的影响。

六国(liù guó)的意思:指战国时期的六个诸侯国,也用来形容众多国家或势力并存的局面。

念念(niàn niàn)的意思:形容思念或牵挂某人或某事,无法忘怀。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三世(sān shì)的意思:指代三代人,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的历史悠久或者代代相传。

善化(shàn huà)的意思:指善意的劝解或改善,使情况或态度变得更好。

寿命(shòu mìng)的意思:指人的生命长短或物品的使用寿命。

随宜(suí yí)的意思:根据情况随意决定

通究(tōng jiū)的意思:通达而深入地研究一件事情或问题。

通达(tōng dá)的意思:通达指的是心灵互通,思想理解得快而深入。

未来(wèi lái)的意思:指未来的前景非常广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五神(wǔ shén)的意思:形容人的精神状态非常好,精力充沛。

无主(wú zhǔ)的意思:没有主人或所有者。

无有(wú yǒu)的意思:没有任何的,一无所有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无垢(wú gòu)的意思:无瑕疵、无污点、无缺陷

无碍(wú ài)的意思:没有障碍,没有阻碍。

现在(xiàn zài)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当下的情况

心行(xīn x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一致,内外一致。

虚心(xū xīn)的意思:谦虚谨慎,心胸开阔,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

圆通(yuán tōng)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开明,能够包容各种意见和观点,处事圆融、灵活,不偏激、不偏执。

圆明(yuán míng)的意思:指思路清晰、观点明确,没有任何犹豫或迟疑。

真智(zhēn zhì)的意思:真正的智慧或真正的聪明才智。

总合(zǒng hé)的意思:总结、综合

鉴赏

这首诗歌颂了禅宗的修行智慧,表达了对心灵自由和内在真理的追求。开篇“心依真智,理逐心行”直接指出了心的本质是依托于真实的智慧,而理性则随着心的活动而展现。这两句已经界定了诗歌的主题,即探讨心与智慧的关系。

接着,“理智无碍,心亦无生”进一步阐述了在这样的状态下,理智不受阻碍,心也就没有执著和束缚。这种境界是禅宗中常提到的“本来无一物”。

“迷即有我,悟即无情”则揭示了人在迷惑时会产生自我的认同,而当悟到真理后,那些情感和执着就会消失。这反映了佛教中对“我”的观点,即“我”是由不断变化的五蕴所构成,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

“通达大智,诸法不成”表明在达到高级别智慧后,对世间一切现象都能看透其无常和空性的本质,从而不再执着于任何形式或概念。

“五神无主,六国安宁”可能是在比喻心灵的平静,即使是内心世界(五神)的混乱也能达到一种和谐与平衡。这里的“六国”可能指的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在禅修中达到的宁静状态。

“七死弗受,八镜圆明”则是在描述禅修中的某种境界,这里的“七死”和“八镜”具体含义需要结合佛教或道教的相关概念来理解,但总体上讲的是在深层次的修行中,对死亡和生死轮回的超脱,以及通过内观(八镜)达到一种圆满清晰的心灵状态。

“随宜善化,总合佛经”表达了在这样的修行下,能够根据情况变化而化解一切问题,并且这种智慧涵盖了所有佛教经典的真理。

“过即已过,更莫再寻。现在不住,念念勿侵。”则是对时间和当下的提醒,即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不必再去追求;而现在也不会停留,每一刻都要警觉,不被杂念所侵扰。

“未来未至,亦莫预斟”继续强调了不应对未来做过多的思考和规划,因为未来尚未到来。

“既无三世,心同佛心。”则是直接宣称,没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区分,心与佛的心是一致的。

“依空默用,即是行深。”表明在这种境界中,依赖于空性的智慧默默地使用它,就是在进行深层次的修行。

“无有少法,触目平任。”则指出在这样的状态下,没有所谓的小乘或大乘之分,一切都显得自然而平等。

“无戒可持,无垢可净。”意味着没有需要遵守的戒律,也没有污染需要清净,这是一种超越规矩和世间观念的境界。

“洞达虚心,法无寿命。”则表明对内心世界有深刻的理解,而真理本身是超越生死轮回的,不受生命长度的限制。

最后,“若能如是,圆通究竟。”总结了全诗,倘若能够达到这样的修为,那就是完全彻底地实现了禅宗中所追求的境界,即圆满和通达无碍的智慧。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与致道约游阳华寻以雨阻追和山欲集中岑公涧

垂垂雨脚几时晴,便拟扁舟乘兴行。
想得斜川今更好,胜游恨不继渊明。

(0)

城南蒋庄四首

今旦商飚起,萧然云气秋。
稚蛩工促织。
老蔓拟牵牛。
莫赋潘安阁,聊登王粲楼。
家园归未得,孤梦绕松楸。

(0)

送张师言知台州二首

皖岭潜溪已厌观,此行更赏浙东山。
云开天姥极清旷,雾暗石桥穷险难。
年德俱高真召杜,风情未减眷樊蛮。
侧闻侍从多虚位,宁许耆英便赐闲。

(0)

鹿苑寺一击轩二首

我听风篁是梵音,如何俗耳等闲闻。
自来击处无人会,千古知心只此君。

(0)

张叔挽诗二首

声名凛凛动寰区,忠义存心老不渝。
奋不顾生惟尽节,虞无遗策悉嘉谟。
独提南服三千旅,首冒重围万死涂。
时事已更身已逝,惟将阴德付鵷雏。

(0)

将至兰陵道中以远岫重叠出寒花散漫开为韵

故人限南北,昨日梦寐接。
朝来得素书,开缄意稠叠。
别时赠吴钩,璀粲犹在箧。
因循愧迟暮,欲见煌煌业。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