漭流震厓谷,仄蹬迷荆榛。
酌彼涧中水,憩此石上茵。
餐霞(cān xiá)的意思:指在高山之上吃饭,形容人居高临下,享受高尚的待遇。
反顾(fǎn gù)的意思:指回头看,表示犹豫不决,不敢向前。
荆榛(jīng zhēn)的意思:指荒芜荆棘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困难险阻的环境或情况。
局步(jú bù)的意思:指在困境中采取的一种应对措施,常常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他人的利益。
嶙峋(lín xún)的意思:形容山峰、岩石等高耸、陡峭的样子。
灵迹(líng jì)的意思:指人的才智超群,思维敏捷,富有灵性。
木末(mù mò)的意思:木末指木头的末梢,比喻事物的最后一点或最后的结果。
攀援(pān yuán)的意思:攀援是指攀爬、借助他人力量或资源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披云(pī yún)的意思:穿越云层,形容功绩卓越或才能出众。
前因(qián yīn)的意思:指事情发生的原因或导致结果的因素。
乔木(qiáo mù)的意思:比喻人的思想、行为或事物的本质高尚、不同寻常。
入山(rù shān)的意思:进入山林
夙闻(sù wén)的意思:早已听闻
霞人(xiá rén)的意思:指人物形象或行为丰富多彩,充满魅力和韵味。
阳春(yáng chūn)的意思:指朴素、朴实无华,没有修饰的样子。
阴壑(yīn hè)的意思:指暗中进行的阴谋诡计。
远意(yuǎn yì)的意思:远离原意,有深远的内涵或引申意义。
终朝(zhōng zhāo)的意思:终日,整天。
中水(zhōng shuǐ)的意思:指水位适中,既不深也不浅。
餐霞人(cān xiá rén)的意思:指修炼道德修养的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情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石门山的体验与感悟。从“终朝面山坐,山远意自亲”开始,便营造出一种与自然亲密无间的氛围,即使山远,但心却能与之亲近。诗人深入山中,披云而行,“弥觉所历真”,强调了对自然真实之美的深切感受。
接下来的几句“漭流震厓谷,仄蹬迷荆榛”描绘了山间水流激荡,岩石峭壁的壮丽景象,以及攀登之路的艰险与荆棘丛生的环境,体现了自然界的原始与野性之美。通过“局步眩反顾,攀援惬前因”,诗人表达了在艰难跋涉中的坚持与满足感,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去经历的回顾与珍惜。
“高岩驻夕景,阴壑无阳春”则描绘了山中独特的自然景观,高岩之上夕阳西下,而深谷之中似乎永远没有春天的温暖,突出了山林的幽静与神秘。最后,“酌彼涧中水,憩此石上茵”表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时刻,通过饮水、休憩,与自然融为一体,体验到了心灵的平静与满足。
“夙闻乔木末,时有餐霞人”提到诗人早闻山中有餐霞之人,即传说中的仙人,象征着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而“古台閟灵迹,石扇空嶙峋”则以古旧的台阁和空寂的石扇,暗示了历史的痕迹与自然的永恒,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自然永恒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对超凡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内心平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