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差别(chā bié)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不同之处或差异。
二妙(èr miào)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巧妙,引人入胜。
根本(gēn běn)的意思:完全、彻底的意思。表示事物的根本、本质或者程度极深。
华屋(huá wū)的意思:形容房屋华丽、豪华。
惑世(huò shì)的意思:迷惑世人,欺骗众人。
诳惑(kuáng huò)的意思:欺骗、蒙骗他人的行为或手段。
毛头(máo tóu)的意思:指头发稀疏、稚嫩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年纪小、经验不足的人。
妙笔(miào bǐ)的意思:指写文章或绘画技巧高超、独到的才能。
普贤(pǔ xián)的意思:广泛善良,普遍善行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上帝(shàng dì)的意思:指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
实现(shí xiàn)的意思:指达到或完成某种目标或愿望。
识取(shí qǔ)的意思:识别并取得。
示现(shì xiàn)的意思:显露出来,表现出来。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同事(tóng shì)的意思:指在同一工作单位或同一事业团体中一起工作的人。
头上(tóu shàng)的意思:指在头部上方或顶部。
微妙(wēi miào)的意思:形容事物细小而精致,含有微妙之处,也指事物的变化或情感的微妙差异。
文殊(wén shū)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学,也指人的头脑聪明。
无有(wú yǒu)的意思:没有任何的,一无所有
无相(wú xiāng)的意思:没有相貌或形象,形容人或事物没有任何特征或特点。
无我(wú wǒ)的意思:指不自私、不自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无非(wú fēi)的意思:指没有别的选择或变化,只有一种结果或情况。
现生(xiàn shēng)的意思:指当前的、现在存在的生活状态或事物。
心境(xīn jìng)的意思:指人的内心状态或情绪。心理的境界。
虚心(xū xīn)的意思:谦虚谨慎,心胸开阔,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
以此(yǐ cǐ)的意思:以此意为根据这个,以这个为依据。
一切(yī qiè)的意思:表示全部、所有的事物。
一毛(yī máo)的意思:指极小的数量或价值,相当于一分钱。
与同(yǔ tóng)的意思:与同指的是与人和谐相处,互相友爱、互相帮助。
圆成(yuán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达到圆满完善的状态。
真实(zhēn shí)的意思:真实指的是事物的本质和真实性。
- 鉴赏
这首诗《题普贤图》由明代僧人释函是所作,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对普贤菩萨形象的理解与感悟。
首先,“心本无生示现生”,开篇即点明了心性的本质,认为心性并非实有,而是通过显现而存在,体现了佛教中“空”与“有”的辩证关系。
接着,“示现之中无有我”,进一步阐述心性在显现过程中的无我性,强调了心性不被个体所限定,超越了自我意识的束缚。
“无我我亦虚心境”,指出即使在无我的状态下,心境也并非实体,而是虚幻的,反映了佛教中对现实世界的否定态度。
“诳惑世间与同事”,则揭示了世间现象的虚妄性,以及人们在其中的迷惑与共业,强调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越。
“一切世间悉如幻”,总结了前文的论述,明确指出世间的一切皆如梦幻泡影,无有实质,体现了佛教的“缘起性空”思想。
“识取如幻真实现”,提出了一种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即在认识到一切皆如幻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把握到事物的“真实”所在。
“差别无非根本智,根本差别无有二”,强调了在根本智慧的照耀下,所有的差别其实并无二致,体现了佛教中追求统一性和普遍性的理念。
“文殊为倡普贤和,二妙圆成如来住”,将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并提,象征着智慧与行愿的结合,共同成就佛道,体现了佛教中智慧与实践并重的精神。
“何人以此微妙笔,绘出普贤无相身”,表达了对描绘普贤菩萨形象的艺术家的赞美,认为其作品蕴含了深刻的智慧与艺术的精妙。
“骑象直向华屋中,一毛头上帝珠重”,最后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普贤菩萨的形象,骑着大象直入华丽的宫殿,即使是一根头发也能承载重如帝珠的重量,寓意着菩萨的大行大德与不可思议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普贤菩萨形象的描绘与哲理的探讨,展现了佛教中对宇宙、人生、智慧与实践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艺术与美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