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在(cháng zài)的意思:经常在一起、时常在一起
成龙(chéng lóng)的意思:比喻人的成就或地位高,才能出众。
翠竹(cuì zhú)的意思:翠竹指的是绿色的竹子,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环境清幽的地方。
化成(huà chéng)的意思:指将原来的形态或性质发生转变,变成另一种形态或性质。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三竿(sān gān)的意思:形容酒量极大。
潇洒(xiāo sǎ)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态度轻松自如,不受拘束
眼前(yǎ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应难(yìng nán)的意思:勇敢地应对困难和挑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书舍中翠竹的清雅与高洁,诗人以竹为喻,寄托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窗前翠竹两三竿”,简洁明快地勾勒出书舍一角,翠竹两三竿,既显其数量之少,又强调其生命力之旺盛,仿佛是书斋中的一抹绿意,给单调的读书生活增添了几分生机。
次句“潇洒风吹满院寒”,通过“风吹”这一动态描写,展现了竹子在风中的姿态,无论是轻柔还是狂暴,竹子都能保持其潇洒的姿态,不为外物所动,即便是在寒冷的环境中,也能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诗人的人生态度——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
后两句“常在眼前君莫厌,化成龙去见应难”,诗人将竹子比作龙,表达了对竹子美好品质的赞美。竹子虽常在眼前,却不易被厌倦,因为其内在的品质如同龙一般,深藏不露,难以轻易见到。这不仅是对竹子的赞美,也是对那些具有高尚品德、深藏不露之人的颂扬。同时,这也暗示了世事的无常,即使拥有如龙般的品质,也不易被人发现或赏识,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舍中翠竹的描绘,展现了竹子的清雅、坚韧以及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