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庭秋》
《感庭秋》全文
元 / 王吉昌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志通天地精神消息全真

造化玄黄极妙,炼九阳、魂变逡巡

西来祖意坦然伸。无碍法门亲。

应化河沙周普,露妙圆、糟粕清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法门(fǎ mén)的意思:法门是指解决问题或达到目的的方法、途径或门径。

河沙(hé shā)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多指人或事物的数量非常多。

极妙(jí miào)的意思:非常美妙、极其出色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九阳(jiǔ yáng)的意思:指阳光强烈,光芒耀眼。

清醇(qīng chún)的意思:清澈纯净,清雅纯洁。形容文笔、声音、味道等纯正、纯净。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品质高尚纯洁。

全真(quán zhēn)的意思:全真指的是完全真实、真正无虚假的意思。

逡巡(qūn xún)的意思:犹豫不决,踌躇不前

坦然(tǎn rán)的意思:坦然指的是心情平静、毫无顾虑,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表现出的从容和镇定。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无碍(wú ài)的意思:没有障碍,没有阻碍。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玄黄(xuán huáng)的意思:指古代中国哲学中的两个极端颜色,玄指黑色,黄指黄色,代表天地的极端。

应化(yìng huà)的意思:指物质变化或化学反应的现象。

糟粕(zāo pò)的意思:指坏的东西或事物的残留部分,也指不好的东西。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周普(zhōu pǔ)的意思:周密而广泛的普遍知识。

祖意(zǔ yì)的意思:祖先的意愿或遗训。也指祖辈的智慧和传统。

鉴赏

这首元代王吉昌的《感庭秋》是一首表达修道感悟的词作。开篇“志通天地媾精神”,描绘了词人追求精神与宇宙大道相通的境界,显示出其对道家修炼的执着。接下来,“消息葆全真”强调保持生命真谛的重要性,通过修炼达到身心合一。

“造化玄黄极妙,炼九阳、魂变逡巡”进一步阐述了修炼过程中的变化,借用道教术语“玄黄”和“九阳”象征宇宙的奥秘与内在生命力的提升,而“魂变逡巡”则暗示着灵魂在修行中不断升华。

“西来祖意坦然伸”可能指的是接受自西方(佛教或其他宗派)的教诲,但词人在此表示接纳并坦然实践,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态度。“无碍法门亲”则表达了对无障碍的法门(即佛法或道法)的亲近与实践。

最后,“应化河沙周普,露妙圆、糟粕清醇”描绘了修炼成果的广泛传播,如同沙粒般普遍,展现出词人认为修行的智慧如明珠般明亮,去除杂质,只剩下纯粹的真理。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修道为主题,融合了道家与佛家的元素,表达了词人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作者介绍

王吉昌
朝代:元   号:超然子   籍贯:元代

王吉昌,生平不详,元代人,号超然子,出家学道,有《会真集》。
猜你喜欢

芗林五十咏·其二十二放鱼矶

为惜丹砂尾,亲投碧草潭。

前头有香饵,千万不须贪。

(0)

舟过城门村清晓雨止日出·其五

地锦花铺地锦衣,碧茸上织紫花枝。

垂杨舞罢莺停唱,不捲华絪待阿谁。

(0)

回望峡山二首·其二

浪喜出峡来,峡亦何曾出。

两岸只无山,依旧江刻屈。

(0)

水落二首·其一

桑椹垂红似荔支,荻芽如臂与人齐。

夜来水落知深浅,看取芭蕉五尺泥。

(0)

月中炬火发仙山驿小睡射亭五首·其一

道是宵征即晓光,若言明发未朝阳。

月华露气山兼水,享尽人间第一凉。

(0)

月下果饮七首·其五

坐久轻云次第开,月光飞入酒杯来。

今宵只有半边月,一半桂枝何处栽。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