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入潭州二首·其二》
《初入潭州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昔年假道长沙,烟雨濛十万家。

栋宇只今瓦砾生灵多少泥沙

寸心报国浑忘老,四路宣风静不哗。

秪愿吾皇假年月,直从襄汉定中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报国(bào guó)的意思:为国家贡献力量,为国家做出奉献。

长沙(cháng shā)的意思:指人的性情坚定不移,不易改变。

寸心(cùn xīn)的意思:指心思、用心、关心。

栋宇(dòng yǔ)的意思:形容建筑物高大宏伟,具有雄伟的气势。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过长(guò cháng)的意思:过分冗长或超过一定长度

假年(jiǎ nián)的意思:指虚假的年岁,形容虚伪的人或事物。

假道(jiǎ dào)的意思:指以虚假的借口或手段来达到某个目的。

泥沙(ní shā)的意思:指非常细小的颗粒物质。也用来比喻琐碎、微不足道的事物。

年月(nián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流逝,表示岁月的变迁。

年假(nián jià)的意思:年假指的是在一年中休假的时间。

生灵(shēng líng)的意思:指生物、有生命的存在。

十万(shí wàn)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非常庞大。

四路(sì lù)的意思:四个方向或路线

瓦砾(wǎ lì)的意思:指破碎的瓦片和石块,比喻残破不堪的东西,也可指一片破败的景象。

昔年(xī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代;往事

宣风(xuān fēng)的意思:宣扬正气,传播风尚。

雨濛(yǔ méng)的意思:雨雾交融,形容雨天模糊不清。

只今(zhī jīn)的意思:此刻,现在

中华(zhōng huá)的意思:指中国,泛指中华民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初入潭州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初到长沙时所见的景象,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首句“昔年假道过长沙”,回忆起过去路过长沙的情景,引出对当前长沙现状的感慨。接着,“烟雨濛濛十万家”描绘了一幅烟雨蒙蒙、万家灯火的景象,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隐含着对社会状况的暗示。

“栋宇只今皆瓦砾,生灵多少委泥沙。”这两句直接揭示了战争或灾难后长沙的惨状,房屋成为废墟,无数生命陨落,形象地展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寸心报国浑忘老,四路宣风静不哗。”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老,但心中仍怀有报效国家的壮志,希望以自己的行动稳定局势,让四方传布的和平之声不再被喧哗所掩盖,体现了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稳定的渴望。

最后,“秪愿吾皇假年月,直从襄汉定中华。”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期望,希望君主能够给予时间,通过努力最终实现统一全国的愿望,展现出诗人对国家统一和强盛的热切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战乱后长沙景象的描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稳定的向往,展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萧赞善允升

耽奇词赋古,养拙友朋疏。

每退金华直,常翻贝叶书。

谭宗时契鸟,洗墨畏惊鱼。

更羡东门达,延陵故不如。

(0)

中山刘刺史邀饮西溪

碧树深深带水斜,门垂果实类山家。

携将千日中山酒,来醉西溪六月花。

(0)

元日登王章甫水明楼·其一

经年劳碌马蹄间,久客虽归也不閒。

争似水明楼上坐,浪花影里看春山。

(0)

和曾退如别诗次韵·其二

白傅可能无舞女,高柔那得少贤妻。

柳浪湖上君来日,把酒唯听一个鹂。

(0)

侍家大人游太和发郡城偕游者僧宝方冷云尹生也·其一

戴将头发入禅关,长得閒时也畏閒。

从此野人功课定,一年须上两番山。

(0)

元夕度门出宫中月饼同赋·其二

盘中犹折半宫花,刻凤攒龙自内家。

不是国师争袖得,也应坠破紫袈裟。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