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衣冷桂龙鳞静,宝剑高藏玉彘寒。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被 旨 军 前 讲 和 得 回 宋 /曹 勋 仗 节 亲 宣 诏 语 还 ,敢 期 幼 稚 得 重 看 。铁 衣 冷 挂 龙 鳞 静 ,宝 剑 高 藏 玉 彘 寒 。兵 甲 从 今 挽 河 水 ,儿 孙 力 与 复 儒 冠 。清 闲 放 意 山 林 下 ,老 援 何 能 更 据 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兵甲(bīng jiǎ)的意思:指战士穿戴战甲,准备上战场。比喻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困难和挑战。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儿孙(ér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比喻后代子孙。
放意(fàng yì)的意思: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意见,毫不保留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
河水(hé shuǐ)的意思:指大河的水流,借指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据鞍(jù ān)的意思:指依靠马鞍,比喻依靠权势或地位,占据主导地位。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龙鳞(lóng lín)的意思:形容众多或密集。
清闲(qīng xián)的意思:指安逸、宁静、无事可做的状态。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闲放(xián fàng)的意思:闲散、懒散,不用功、不努力。
宣诏(xuān zhào)的意思:指皇帝发布诏书,宣布政令。
幼稚(yòu zhì)的意思:幼稚指的是儿童时期的天真、稚气,也可以指成年人思想、行为不成熟。
仗节(zhàng jié)的意思:指坚守节操,不屈服于外力或诱惑。
诏语(zhào yǔ)的意思:指皇帝发布的命令或旨意。
- 翻译
- 手持符节传达圣旨归来,没想到还能再见到年幼的你们。
身披铁甲如龙鳞般静默,宝剑深藏在寒冷的玉彘之中。
从此以后,军队的力量将如同挽起黄河之水,子孙们将努力恢复文人的荣耀。
我已退隐山林,享受清闲,怎还能再次骑马疆场。
- 注释
- 仗节:手持符节,代表权力或使命。
亲宣:亲自传达。
幼稚:指年幼的人。
得重看:再次看到。
铁衣:铠甲。
龙鳞:形容铁甲的纹路像龙鳞。
静:安静,不动声色。
玉彘寒:玉质的剑鞘,形容剑的寒气。
兵甲:武器和铠甲。
挽河水:比喻调动大量兵力。
儒冠:古代读书人的帽子,象征文化教育。
清闲:悠闲自在。
放意:随意,无拘无束。
山林下:山林之间,隐居之地。
老援:老者,指诗人自己。
据鞍:骑马,指军事行动。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被旨军前讲和得回》,表达了作者在完成使命后返回的感慨。首句"仗节亲宣诏语还"描绘了作者手持符节,亲自传达皇帝的命令归来的情景,显示出其职责的重要性和荣耀。"敢期幼稚得重看"则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但仍有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铁衣冷桂龙鳞静,宝剑高藏玉彘寒"通过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战事已息,武器闲置的场景,暗示了和平的到来。"兵甲从今挽河水"进一步强调了这一转变,意味着战争的威胁仿佛被黄河之水所阻,不再汹涌。
"儿孙力与复儒冠"表达了作者希望子孙能够致力于恢复文教,回归和平生活,体现了他对下一代的期望。最后一句"清闲放意山林下,老援何能更据鞍"则表达了作者渴望归隐山林,享受清闲生活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对再次披挂上阵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和平的向往,也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