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一百二十首·其二十七》
《偈一百二十首·其二十七》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偈颂

流注真常几万回,虚空无去亦无来

个中何地容生死,打破当堂明镜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打破(dǎ pò)的意思:破坏、摧毁、结束

当堂(dāng táng)的意思: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的活动或事件,特指在课堂上临时提问或考试。

个中(gè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中的一部分或其中的一种情况。

空无(kōng wú)的意思:形容空虚无物,毫无内容或价值。

流注(liú zhù)的意思:形容水流迅猛,注入的速度很快。

明镜(míng jìng)的意思:明亮的镜子,比喻能够真实地反映事物本质的事物。

无来(wú lái)的意思:没有来源,没有根据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真常(zhēn cháng)的意思:真实不变的常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怀深所作的《偈一百二十首》中的第二十七首。诗中以“流注真常”开篇,描绘了一种永恒不变的状态,仿佛时间在其中循环往复,没有去处也没有来处,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宇宙观。

接着,“虚空无去亦无来”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状态的空灵与超脱,虚空本身既非去处也非来处,暗示着一切现象的虚幻与无常。这样的描述,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存在的本质和生命的真谛。

“个中何地容生死”,则将视角转向对生命与死亡的探讨。在这样超越常规理解的空间里,生死的概念似乎失去了意义,暗示着在更高层次的觉知中,生死不过是幻象,真正的存在超越了这些概念的束缚。

最后,“打破当堂明镜统”以形象的比喻收尾,鼓励读者如同打破一面镜子的表面,去揭示其背后的真相。这里的“明镜”象征着内心的清明与洞察力,通过打破这层表象,达到心灵的觉醒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哲理的意象和比喻,引导读者探索宇宙、生命与自我存在的深层意义,体现了佛教中追求解脱、超越世俗观念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开元晓钟

疏钟原自佛分身,点点慈悲为醒尘。

试问开元至今日,不知曾度几何人。

(0)

秋夜偶述

花榭窜苍鼯,藓壁啼哀蛬。

月气一庭深,秋声万林动。

坐久影俱寒,凄然毛骨竦。

(0)

仙花嶂

山容还太古,花色艳新妆。

不用分枝叶,偏能傲雪霜。

题梅知国士,染柳占天香。

传得琼宫种,何劳蝶梦狂。

(0)

挽吴长源十首·其四

裘马场中第一流,雕弧宝埒树前斿。

疾书飞檄寻常事,欲洗毛锥笔墨羞。

(0)

挽吴长源十首·其二

摇落壮心付酒杯,玉山秀仞忽摧颓。

只今竹柏中庭影,疑尔吹笙骑鹤回。

(0)

赠吴茧雪太守

由唐迨宋亦平平,佛骨当年太守名。

如我疏狂徐稚忝,于公慈朗陈蕃屏。

青山绿水二千石,龙户瓠民十一城。

独上韩亭咨往事,春风熊隼曳双旌。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