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斑鸠(bān jiū)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外表或特征有所不同,形态各异。
半生(bàn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的一半时间,比喻经历或经验丰富。
浮荣(fú róng)的意思:指虚浮的荣华富贵,形容表面上的繁华或荣耀,实际上是虚假的、不持久的。
高隐(gāo yǐn)的意思:高度隐蔽、隐藏得很深。
衡茅(héng máo)的意思:衡量,比较
机任(jī rèn)的意思:指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适应各种环境的才能和能力。
濂溪(lián xī)的意思:濂溪是指濂水和溪水,比喻学问渊博、博学多才。
林泉(lín quán)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泉水,比喻清幽幽静的环境。
妙契(miào qì)的意思:指默契十分奇妙,配合默契无间的意思。
巧妇(qiǎo fù)的意思:指聪明能干的女性。
时作(shí zuò)的意思:在特定的时机或环境下产生或发生
市朝(shì cháo)的意思:指朝廷政府、官府。也用来形容执政者的统治。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守拙(shǒu zhuō)的意思:守持自己的愚笨和不足。
袜雀(wà què)的意思:形容事物极小。
无机(wú jī)的意思:没有条理、没有组织、没有秩序。
系匏(xì páo)的意思:形容关系紧密,牢不可分。
有分(yǒu fèn)的意思:有区别、有差别
自合(zì hé)的意思:自己和自己相合,没有外来的干扰或矛盾。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远离尘嚣,深居简出的生活状态。诗人以“高隐林泉远市朝”开篇,形象地展现了隐士远离世俗纷扰,选择在山林间隐居的生活方式。接着,“半生守拙卧衡茅”一句,进一步强调了隐士坚守本真、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
“浮荣有分从吾好,世事无机任俗嘲”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和对世事的超脱。他认为,名利并非不可追求,但应遵循自己的心意;面对世事,无需刻意迎合世俗的评价,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独立。
“袜雀让教称巧妇,斑鸠自合寄成巢”运用比喻手法,通过袜雀和斑鸠的故事,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理解。袜雀让位给巧妇,斑鸠自己筑巢,这些行为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自我实现,也暗示了诗人希望在隐居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最后,“知君妙契濂溪赋,岂向清时作系匏”表达了对友人黄仲昭的赞赏之情。诗人认为黄仲昭深谙理学大师周敦颐的思想精髓,不仅在清平的时代中保持了独立的人格,更是在生活中实践了这种精神,成为了一位真正的“守拙”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和对友人的赞美,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