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黄学士还永嘉·其一》
《送黄学士还永嘉·其一》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宸极(chén jí)的意思:指帝王权力的极致,也可用来形容某种事物或状态达到了极点。

成行(chéng háng)的意思:指事物按照既定的规则、顺序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或结果。

宠章(chǒng zhāng)的意思:指对有才华、有能力的人给予特殊待遇和赏识。

垂拱(chuí gǒng)的意思:指天空高悬,地面平展,形容天地宽广无边。

黼扆(fǔ yǐ)的意思:黼扆是指君主的服装,也用来比喻高贵、华丽的衣着。

公卿(gōng qīng)的意思:指官员,特指高级官员。

化理(huà lǐ)的意思:指将复杂的问题、矛盾的情况或混乱的局面变得清晰明了、有条理。

辉辉(huī huī)的意思:形容光彩耀眼,闪烁不定。

济济(jǐ jǐ)的意思:形容人多或事物众多,人才辈出。

圣皇(shèng huáng)的意思:指尊贵无比的君主或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时康(shí kāng)的意思:形容时运顺利,身体健康。

泰和(tài hé)的意思:和谐、平安、安定。

天衢(tiān qú)的意思:指大道、大街,也比喻主要的道路或通道。

万方(wàn fā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地域或范围。

文儒(wén rú)的意思:指文学修养高深、学识渊博的人。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圣皇治理国家的盛况,以及文儒之士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首句“圣皇御宸极,垂拱朝万方”展现了圣皇坐镇朝廷,以垂拱而治的方式统御四方的情景。接着,“时康洽泰和,化理侔虞唐”赞颂了当时社会的繁荣稳定,与古代虞、唐盛世相媲美。

“公卿侍黼扆,文儒列成行”描绘了公卿大臣们围绕在圣皇身边,文人儒士们则排列成行,共同参与国事决策的场景。这不仅体现了朝廷的威严与秩序,也彰显了文人士子在国家治理中的不可或缺作用。“济济集天衢,辉辉被宠章”进一步强调了文人儒士们的聚集与受到的尊崇,他们如同群星般汇聚于朝廷,各自获得荣耀的表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的景象,以及文人士子在国家治理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和谐与文化昌盛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桂殿秋·其二花院月

花院月,柳桥风。春来飘泊笑吴侬。

情人偏向欢时去,怨句徒怜别后工。

(0)

疏影.黄梅花

花神戏法,向园林剪彩,点缀残腊。

磐口玲珑,荷盖团圞,仿佛香生金鸭。

前身本是江妃种,催妆早、先来一霎。

恰阿娇、初染鹅黄,纤指栏边偷捻。

耐尽霜偎雪压,爱自然幽雅,不近蜂蝶。

我梦罗浮,错认佳人,赚得翠禽嘈杂。

当年倚袖天寒日,插蝉鬓、夜藏犀合。

到而今、携向纱窗,空有泪花凝蜡。

(0)

满庭芳·其三偶语

瓮里醯鸡,裈中蠛虱,人生大抵皆然。

蛮争触斗,割据几山川。

多少移山填海,凭意气、不肯由天。

下场头、总堪一笑,鼓罢戏文完。

算浮生如梦,转关得失,弹指悲歌。

且不如高卧,图取奇缘。

只恐梦中占梦,梦醒后、又费流连。

都输与、希夷老子,一觉便千年。

(0)

定风波.纳凉

不着衣衫不扫妆。天边赵盾逼人忙。

安得芳姿乞作婢。唤至。手将团扇扇王郎。

却羡摩诃池上路。行去。花梢口吸露珠凉。

携手归来竹簟睡。枕臂。玉鱼吐出口脂香。

(0)

渔家傲·其二春闺

梦锁重楼春信杳。彩丝偷把花魂钓。

笼内鹦哥没紧要。频嘶叫。墙角海棠谁折了。

左右懒妆和闷倒。上裙蟢子惊人跳。

作怪鸦头扯谎报。才郎到。愁眉错对菱花笑。

(0)

一剪梅·其一夜落金钱化

风残月过三生。风里呈身。月下归魂。

自怜薄命六铢轻。憔悴黄裙。冷落红尘。

家姊妹两般分。夜合随君。夜落随君。

春光真不值分文。虽有钱神。难买花神。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