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呈祥(chéng xiáng)的意思:形容吉祥、瑞气、喜庆的景象。
的的(de dí)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明显或者非常确切。
浮阳(fú y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表面光鲜,实际上却没有内在实力或价值。
河边(hé biān)的意思:指河流两岸或河边的事物。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南至(nán zhì)的意思:指南方;表示方位,表示某事物在南方。
南郊(nán jiāo)的意思:指的是城市的南边地区或城市的郊区。
缇室(tí shì)的意思:指官员的住所或官邸。
威严(wēi yán)的意思:庄重、威武的气势或形象。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纤纤(xiān xiān)的意思:形容细小、细长、纤细。
阳气(yáng qì)的意思:指人体内具有活力和生机的力量,也指事物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能量。
云物(yún wù)的意思:指云彩和物体,用来形容云朵中的各种形状和物体。
昭事(zhāo shì)的意思:昭示真相,揭露事实。
钟律(zhōng lǜ)的意思:指音乐的节奏和调子,也引申为事物的规律和秩序。
日南至(rì nán zhì)的意思:太阳到达南边,表示到达最南边,形容极其遥远。
- 鉴赏
这首《冬至》诗,由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描绘了冬至时节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活动,展现了冬至这一节气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仪式感。
首句“黄钟律转日南至”,以“黄钟律”象征时间的流转,点明冬至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日子,标志着冬季的开始。次句“缇室灰浮阳气潜”,通过缇室(古代用来观测天文的建筑)中灰烬的浮起,暗示阳气虽微弱但仍逐渐复苏,预示着春天的临近。
接着,“苑外窥梅才的的,河边觅草未纤纤”两句,运用视觉意象,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象。园外梅花初绽,河畔小草尚未完全萌发,生动地展现了冬去春来的自然变化。
“楼台消雪皆迎暖,云物呈祥不待占”则进一步渲染了冬至之后的温暖氛围,楼台上的积雪融化,迎接即将到来的温暖天气;云彩呈现吉祥之象,无需占卜即可预见未来的好兆头。
最后,“闻道南郊恭代毕,定将昭事答威严”两句,点明了冬至不仅是自然界的转折点,也是古代社会中举行祭祀活动的重要时刻。人们在南郊进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以表达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与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冬至时节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感知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对祭祀礼仪的重视和敬畏之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东湖书院
混物乃妙契,启岩得幽栖。
苍梧之东大江曲,峰峦巃嵷波萦回。
主翁于此毓灵秀,联翩五色腾朝翚。
储书万轴聊自喜,直与傅岩吕渭相追随。
湖光悠悠净如扫,滉漾下上涵玻璃。
个中滋味自了悟,天然一鉴完无亏。
有时东皋憩清暇,凤笙带月横孤吹。
丹霞为辔风为马,东胡之名满天下。
早辞卿相此归来,湖外小堂开绿野。
和王司马浚川韵奉寄
我昔漫游天帝都,一柯敢谓安丘隅。
为轮为弹信所遇,时人却笑非善图。
浚川海内知名久,甬川英风互先后。
我如小鸟无高翔,出谷嘤嘤在求友。
几回和月拜枫宸,长安紫陌飞霜轮。
一朝解组向林樾,仙凡谁谓分天人。
踟蹰饯赠情何极,瑶篇绮句铿金石。
归悬古璧隐苍龙,伴我行吟共栖息。
鸥沙坐占岂伤廉,从前汗漫成虚淹。
回瞻何啻九万里,五云乔岳森岩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