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声一何悲,使我愁难毕。
开笼会纵汝,深草富蓬室。
编竹(biān zhú)的意思:指用竹子编制的器物,比喻虚假的外表或表面现象。
常愁(cháng chóu)的意思:经常忧愁、常常担忧
长股(cháng gǔ)的意思:指人的腿长,也比喻人的步伐快。
摧颓(cuī tuí)的意思:摧毁、毁灭、使破败
感时(gǎn shí)的意思:感受到时代的变化,抓住时机,适应时代的要求。
猛志(měng zhì)的意思:形容志向勇猛豪迈,有坚定的决心和毅力。
怒臂(nù bì)的意思:怒臂指的是愤怒地挥动双臂,形容愤怒或激动的样子。
蓬室(péng shì)的意思:指住处简陋、贫困的房间。
瑟瑟(sè sè)的意思:形容寒冷或惊恐的样子。
盛心(shèng xīn)的意思:形容内心充满热情、热爱、渴望等情感。
蟋蟀(xī shuài)的意思:比喻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坚强、顽强的精神。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壮盛(zhuàng shèng)的意思:形容气势雄伟,盛大壮观。
自失(zì shī)的意思:指自己做出错误的举动或言论,失去应有的自制力和自律能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一只被囚禁的蟋蟀的同情和释放它的愿望。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
首句“病?百不娱”,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生活的不满和无奈,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接着,“呼儿失蟋蟀”描述了寻找蟋蟀的过程,为后文的描写埋下伏笔。
“编竹以为笼,饲之芡与栗。”诗人精心为蟋蟀制作了一个竹笼,并喂养它,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通过“绿腰跃长股,怒臂相决病”这一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蟋蟀的活力与生命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怜此壮盛心,猛志见跳佚。”诗人对蟋蟀的壮志和活力表示怜悯,进一步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接下来,“嗟我何摧颓,感时恒自失。”诗人感叹自己的困顿和失落,与蟋蟀的命运形成对比,加深了主题的思考。
“夜短常愁永,虫声况瑟瑟。”夜晚的寂静与虫声的哀鸣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增强了诗的感染力。最后,“虫声一何悲,使我愁难毕。”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生命悲苦的深切感受。
“开笼会纵汝,深草富蓬室。”在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释放蟋蟀的愿望,希望它能在大自然中自由生活,这不仅是对蟋蟀的解放,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由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