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瓣香(bàn xiāng)的意思:形容花朵香气浓郁。
樊川(fán chuā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能力、才华非凡,超过常人。
葛巾(gé jīn)的意思:指贫穷、卑微的人。
寄书(jì shū)的意思:通过书信传递信息或表达思念之情。
金章(jīn zhāng)的意思:金章指的是皇帝赐予的金字奖状,比喻得到高度赞扬或荣誉。
麟阁(lín gé)的意思:指官方的文化机构或书院。
漉酒(lù jiǔ)的意思:漉酒是指过滤酒液,去除其中的杂质。引申为去除掉不纯正的事物,使之纯净。
门人(mén rén)的意思:指拜师学艺的学生或门徒。
麒麟(qí lín)的意思:麒麟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奇动物,象征着吉祥、祥瑞和美好的事物。
阒其(qù qí)的意思:形容非常安静,寂静无声。
上客(shàng kè)的意思:指高贵的客人或重要的访客。
石室(shí shì)的意思:指囚禁在石头建成的牢房中。
四壁(sì bì)的意思:指四面墙壁,形容环境狭小或局限。
蓑衣(suō yī)的意思:比喻虚伪、伪装。
我自(wǒ zì)的意思:指自己主动做某事,不依赖他人或外界条件。
西堂(xī táng)的意思:西方的堂屋,指西方的宫殿或庙堂。
有门(yǒu mén)的意思:指有门槛或限制,不是随便进入或参与的。
元亮(yuán liàng)的意思:形容光亮耀眼,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出众。
麒麟阁(qí lín gé)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非常聪明有才华。
- 注释
- 阒其:形容寂静或空无一人。
禅老:年老的僧人。
居:居住。
西堂:西方的禅堂。
岂有:哪里有。
门人:弟子。
拈瓣香:献上佛花表示敬意。
葛巾:古代男子的头巾。
漉酒:滤酒。
元亮:陶渊明的字,这里指代清贫的生活。
石室:石头建造的书房。
紬书:整理书籍。
输:不如。
子长:司马迁的字,这里指学问渊博。
临邛:地名,这里代指贫穷。
家四壁:家徒四壁,形容贫穷。
犹堪:尚且能够。
樊川:地名,代指美好的环境或月色。
寄书:寄送书信。
麒麟阁:古代宫殿中的一座阁楼,常用来比喻显赫的地位。
上客:尊贵的客人。
我自:我只愿。
蓑衣:蓑草编织的衣服,象征隐士生活。
君:你。
金章:贵重的官印,象征显赫地位。
- 翻译
- 他独自居住在西堂的禅房,哪里会有弟子献上佛花香。
头戴葛巾,他笑对如元亮般清贫,石室藏书,比不上你子长的博学多才。
不必嫌弃临邛简陋的家境,只愿能与你在樊川共享明月。
我会把信寄给麒麟阁的尊贵客人,而我只愿披蓑衣,你却身着金章显赫。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在西堂的宁静生活和高洁情操。开篇两句“阒其禅老居西堂,岂有门人拈瓣香”写出了禅师独自居住在西堂,没有弟子为他焚烧香料。这里的“阒其”表达了一种深远和寂静的意境,“拈瓣香”则是佛教中的一种仪式,常用于宗教活动,但在此处却被否定,显示出禅师超脱世俗、独自修行的生活状态。
接着,“葛巾漉酒笑元亮,石室紬书输子长”两句描绘了禅师与友人元亮之间的情谊。他们可能在简单的居所中享用着用葛草编织成的器具过滤而得的美酒,同时笑谈着知识和智慧的交流,这里的“石室紬书”则是指用简陋的材料制作的书籍,用以传承文化。
“勿嫌临邛家四壁,犹堪樊川月一箱”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生活的赞美。尽管禅师居住的环境简陋,但依然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高洁的情操,就像能在樊川的明月下享受一箱书籍的乐趣。
最后,“寄书麒麟阁上客,我自蓑衣君金章”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禅师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寄送书信给那些在高阁之上的客人,来传达自己的心声,而自己则穿着简陋的蓑草制成的衣服,却拥有一颗如黄金般珍贵的心志。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展现了禅师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以及诗人对这种高洁情操的赞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