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躬诗·其十六》全文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曹于汴所作,名为《省躬诗(其十六)》。在诗中,曹于汴探讨了孟子关于养气与理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自我反省来提升个人修养。
“孟子善养气,此气即此理。” 开篇即引用孟子的思想,强调了内在之气与外在之理的统一性。孟子认为,通过修养内心,可以达到与天地万物相通的状态,这里的“气”指的是人的精神状态和道德品质,“理”则是宇宙间普遍的法则或道理。孟子主张通过内心的修炼,使个人的精神状态与宇宙的自然规律相契合,从而达到道德上的完善。
“禀气人人知,理则远言取。” 接下来,诗人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禀赋和气质,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然而,理解并实践“理”,即遵循宇宙间的普遍法则,却需要深入思考和长期的探索。这里的“理”不仅指自然法则,也包含了道德伦理和社会规范。诗人提醒读者,虽然每个人都具备基本的感知能力,但要真正理解和践行这些原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比“禀气”与“理”的易得与难求,表达了对个人修养和道德追求的深刻思考。它鼓励人们不仅要认识到自身内在的潜力,更要勇于探索和实践外在的道德法则,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共处。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丙子兵祸自有宇宙宁海所未见也予家二百指甔
渊明不可及,适意惟所之。
无食不免乞,折腰乃竟辞。
主人必义士,知心如子期。
厚馈既赒急,复酌我以卮。
谈谐有真味,斯人定能诗。
柳惠未失正,鲁男岂可非。
学陶何必乞,书此以自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