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正月晦与仲元自淮上复至齐安》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壬 戌 正 月 晦 与 仲 元 自 淮 上 复 至 齐 安 宋 /王 安 石 风 暖 柴 荆 处 处 开 ,雪 乾 沙 净 水 洄 洄 。意 行 却 得 前 年 路 ,看 尽 梅 花 看 竹 来 。
- 注释
- 风暖:温暖的春风。
柴荆:柴草编成的小屋或篱笆。
处处:到处。
开:开放。
雪乾:雪已干涸。
沙净:沙地干净。
水洄洄:水洼中的水波荡漾。
- 翻译
- 春风吹暖了乡村,柴荆丛生处处开放,
积雪融化,沙地上的水洼泛起涟漪。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暖阳下的田园风光图。"风暖柴荆处处开",表现了初春时节,野火烧尽荒秧,土地回温,草根下生机开始萌动,生命力在泥土中悄然苏醒。"雪乾沙净水洄洄"则勾勒出的是雪后初晴的景象,河流两岸的沙地干爽清洁,潺潺溪流在阳光下闪耀着波光。
诗人通过"意行却得前年路"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回忆。这里的“意行”指的是心中所存的旧景旧情,而“却得前年路”则是说在心灵深处,诗人又一次走上了去年的足迹,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旅行,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追寻。
"看尽梅花看竹来"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欣赏。春天到来,梅花盛开,而竹子也在这时显得格外清新脱俗。诗人沉醉于这些自然之美中,不仅用目光去丈量它们,更是以心灵去感受和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喜悦,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深沉怀念。同时,也展示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一幅生机勃勃而又不失内涵的田园风光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