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沙有怀古迹五首·其二》
《长沙有怀古迹五首·其二》全文
明 / 符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何处屈原宅,汨罗问津

怀沙甘此水,谋国竟何人。

汉主非薄贾生才绝伦。

亦知藩傅远,特遣孤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才绝(cái jué)的意思:形容人的才华极为出众,超凡脱俗。

非薄(fēi báo)的意思:非常厚道,非常仁慈。

孤臣(gū chén)的意思:指在朝廷或组织中没有得到支持或忠诚的臣子或下属。

汉主(hàn zhǔ)的意思:指汉族的君主,也泛指中国的君主。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怀沙(huái shā)的意思:怀沙是指抱着沙子,比喻事情虚幻、不切实际,或者形容人空有一身才华,却无所作为。

贾生(jiǎ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从小就有出众的才智和悟性。

绝伦(jué lún)的意思:超越一切,无与伦比

汨罗(mì luó)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迅猛、勇敢。

谋国(móu guó)的意思:为国家谋划策略,筹谋国家大事。

屈原(qū yuán)的意思:指受到冤屈、委屈或遭遇不公正待遇。

生才(shēng cái)的意思:指人的天赋才能或者潜在能力。

特遣(tè qiǎn)的意思:指派特别的使者或军队出使或出征。

问津(wèn jīn)的意思:向人请教或求助,寻求帮助或指点。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符锡所作的《长沙有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二首,以屈原为主题,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句“何处屈原宅,汨罗来问津”,开篇即点出屈原的居所与他与汨罗江的关联,暗示屈原的悲剧命运与汨罗江紧密相连。接着,“怀沙甘此水,谋国竟何人”两句,直接引用了屈原投江自尽前的典故,表达了屈原对国家的深情厚意和无奈选择,同时也流露出对屈原命运的同情与惋惜。

“汉主恩非薄,贾生才绝伦”两句,通过对比汉主(刘邦)对屈原的恩遇与贾谊(汉文帝时的名臣)的才华,进一步强调了屈原的遭遇之不幸,以及他的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遗憾。最后,“亦知藩傅远,特遣吊孤臣”则表达了对屈原作为偏远地方官员(藩傅)的同情,以及对他被派遣去吊唁屈原这一行为的感慨,体现了对屈原命运的深刻同情和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屈原生平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厚情感和对社会公正的渴望,同时也蕴含着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符锡
朝代:明

江西新喻(今新馀)人。符观子。任明代《韶州府治舆图》一书主编。著作有《童蒙须知韵语》、《颖江渡稿》,撰《韶州府志》十卷。
猜你喜欢

贺新郎五十八首·其二十三

记向秦淮水。问何人、小楼吹笛,劝人愁死。

雨绉岚皴多偃蹇,我与蒋山相似。

白下柳、又添憔悴,却到江山奇绝处,遇双鬟、都唱袁才子。

情至者、竟如此。

罗衫团扇传名字,比风流淮南书记,苏州刺史。

常听东华古人说,肠断江南花底。

何苦较、天都人世。

楼阁虚无平等看,谪尘寰、终是神仙耳。

花落恨、莫提起。

(0)

卜算子

杏缬衬蝉纱,金匝深深护。

睡重香浓忍俊时,尽在无言处。

珊枕引芙蓉,转侧郎知否。

记取灯残欲曙天,帐外纤纤雨。

(0)

鹧鸪天五首·其三

夏里山阴总是秋,清凉五月足勾留。

乱蝉古木多藏寺,曲水修篁半结楼。

村落静,野塘幽,藕花多处便停舟。

披衿别人风前思,闲向桑阴看饲牛。

(0)

贺新郎二十首·其四

看尔扬鞭去。正愁人、东风满目,扰花狂絮。

故国苍茫天万里,不辨越山何处。

更碣海、波涛汹怒。

䝟兕磨牙鲛舐腭,但只身、掉臂游行过。

最怜少日伤孤露。耐荒寒苧灯齑粥,半生难苦。

赢得科名酬母教,衣锦暂时团聚。

讵转足、便迷归路。

薄宦未成家陷贼,负高堂、总被微名误。

穿垒走,涕如雨。

(0)

满庭芳五首·其四

林下家风,花间格调,新诗高咏玄晖。

丹青老手,此卷更精微。

一十六般色相,自迎春、写到寒梅。

生绡上,交加枝叶,光彩化人衣。

画工高绝处,能疏能密,能瘦能肥。

似华林金谷,玉映珠围。

远学钱家舜举,邹小山、异趣同归。

众香国,花开四照,无日不芳菲。

(0)

鹧鸪天二十二首·其十四

十二月多先立春,子年生下丑年人。

章台柳色迎年绿,庾岭梅花隔岁芬。

将进酒,莫辞频。攀条愁杀老桓温。

奸雄度量从来窄,江上阳枝万古新。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