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祀(dà sì)的意思:指古代祭祀天地和祖先的盛大仪式。
更化(gēng huà)的意思:指事物不断变化、转变的情况。
光华(guāng huá)的意思:光彩耀眼的气质或光辉的光芒。
鸿钧(hóng jūn)的意思:鸿钧意为天子之位,也可指天命或权力至高无上。
湖翻(hú fān)的意思:形容湖水波浪翻腾,引申为形势变化剧烈或纷乱不安。
化正(huà zhèng)的意思:指改正错误,纠正偏差。
既成(jì chéng)的意思:已经成为事实或现实的;已经存在并且无法改变的。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接席(jiē xí)的意思:指接替别人的座位或职位。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日光(rì guāng)的意思:指阳光,也用来形容事物明亮、光彩夺目。
万国(wàn guó)的意思:指世界各国,表示众多国家的集合。
下土(xià tǔ)的意思:指下葬,埋葬。
相违(xiāng wéi)的意思:相互矛盾,相互抵触
宵衣(xiāo yī)的意思:指夜晚穿的衣服,比喻虚有其表,外表光鲜而内在空虚的现象。
元宵(yuán xiāo)的意思:指在元宵节吃元宵,也比喻事物的本质或根源。
紫陌(zǐ mò)的意思:指紫色的道路,比喻美好的环境或繁华的街道。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皇帝在正月夜宴群臣的盛大场面。开篇“九重更化正宵衣”,以“九重”象征皇权至高无上,夜晚穿着朝服,展现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接着“舜日光华万国依”,将皇帝比作古代贤君舜,其光辉照耀着天下万国,表达了对皇帝德政的颂扬。
“大祀既成初锡宴”,说明了宴会是在完成重要祭祀仪式后举行,体现了宗教与政治活动的紧密联系。“群工不醉未容归”,描述了群臣在宴会上畅饮欢聚,意犹未尽的情景,侧面反映了宴会的奢华与欢乐。
“尘空紫陌元宵届”,点出元宵节的热闹气氛,紫陌指的是京城的大道,元宵节时人潮涌动,灯火辉煌。“气转鸿钧下土晞”,暗示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预示着新的生机与希望。“殿上鹓班忻接席”,殿上群臣欢聚一堂,表现出和谐融洽的君臣关系。“江湖翻恨久相违”,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参与此次盛宴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朝廷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宫廷庆典的盛况,以及诗人对国家繁荣、君臣和谐的赞美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沈氏老姊
昔闻恒山鸟,四海各分飞。
念我同生子,四女相因依。
辛苦效反哺,力尽心亦微。
仲姊久长逝,泪落不可挥。
所遗我三人,恋母愿空违。
伯也失所天,忍死鞠孤儿。
儿年近四十,与妇同分离。
㷀㷀一孙女,遣嫁时来归。
上堂问祖母,终朝无苦饥。
嗟予季与叔,相见时亦稀。
抚琴弹此曲,此曲声殊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