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哤衷至圣,一诏仰吾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滨海(bīn hǎi)的意思:指靠近海边或河边的地方。
朝礼(cháo lǐ)的意思:朝拜朝廷,表示向君主或高位者致敬。
崇朝(chóng cháo)的意思:崇拜、推崇朝廷。形容对朝廷极度崇敬。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大防(dà fáng)的意思:指重视预防和防备,做好防范措施。
奠楹(diàn yíng)的意思:奠定基础、打下根基。
冠裳(guān cháng)的意思:指穿上礼服或华丽的服饰,表示正式或庄重。
海绵(hǎi mián)的意思:比喻接受知识、经验等能力强,能吸收新事物的人。
还名(hái míng)的意思:指恢复名誉,洗刷污名。
讳日(huì rì)的意思:指避讳或回避某个敏感的问题或话题。
郊社(jiāo shè)的意思:指农村的社会团体,也表示乡村的生活和社交活动。
景教(jǐng jiào)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壮观,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九夷(jiǔ yí)的意思:指九个夷族,也泛指外族或敌对势力。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裸壤(luǒ rǎng)的意思:指没有被覆盖物保护的土地,形容贫瘠、荒凉的土地。
芒芒(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繁多。
陪祭(péi jì)的意思:指在祭祀活动中陪同祭祀者,表示对祭祀活动的尊重和参与。
群属(qún shǔ)的意思:指一群人或事物随从、归属于某个主体或集体。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山颓(shān tuí)的意思:山崩塌倒,形容山势崩塌或倒塌的样子。
生辰(shēng chén)的意思:生辰指的是生日,即一个人出生的日期。
属属(shǔ shǔ)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相似或相同。
私照(sī zhào)的意思:私照是指私自拍摄的照片,通常是指私密、不公开的照片。
司仪(sī yí)的意思:司仪指的是主持仪式或活动的人,负责引导和组织整个过程。
素王(sù wáng)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饰或加工的、原始的状态。
天方(tiān fāng)的意思:天方意为天上的方位,形容极远的地方或极高的境界。
文昌(wén chāng)的意思:指文才出众、学识渊博,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出众。
无私(wú sī)的意思:指不计较个人得失,毫无私心私利。
学子(xué zǐ)的意思:学生、读书人
牙郎(yá láng)的意思:指人的牙齿稀疏、不齐,或者指人的嘴巴不利索,说话含糊不清。
译道(yì dào)的意思: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夷居(yí jū)的意思:指人们居住在边远、荒凉或外邦的地方。
与天(yǔ tiān)的意思:与天指与天地自然相通、与天和谐共处。
至圣(zhì shèng)的意思:指最为崇高、圣洁的人或事物。
重译(chóng yì)的意思:
[释义]
(1) (动)经过多次翻译。
(2) (动)重新翻译。
[构成]
偏正式:重〔译终古(zhōng gǔ)的意思:终古是一个用于形容时间非常久远或永久不变的词语。
朱学(zhū xué)的意思:指红色的学问,即指具有红色背景或具有革命性质的学术研究。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尊亲(zūn qīn)的意思:尊重亲人,对家人尊敬有礼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孔子庙的虔诚朝拜与祭祀活动,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先贤的敬仰之情。从“终古侏?窟”到“景教与天方”,诗人以宏大的视角,将孔子庙的历史地位、文化影响以及祭祀仪式的庄重氛围一一展现。
“终古侏?窟,崇朝礼乐堂。”开篇即点明孔子庙作为文化圣地的地位,从远古时期就承载着崇高的礼乐精神,晨起时分,更是充满了庄严的仪式感。
“地还名泗水,祀竟嬗文昌。”通过“泗水”这一地理名称,强调了孔子庙与儒家文化的紧密联系,而“文昌”则象征着智慧与学问的传承,暗示了孔子庙在学术与道德上的重要性。
“滨海绵朱学,阶天夐素王。”“朱学”指儒家学说,“素王”则是对孔子的尊称,诗句表达了孔子庙作为传播儒家思想的重要场所,其影响深远,如同天阶之上的素王一般。
“群哤衷至圣,一诏仰吾皇。”“群哤”形容众人齐声颂扬,表达了对孔子的崇高敬意,而“一诏仰吾皇”则体现了孔子思想对后世君主治国理念的影响。
“爟燎跻郊社,尊亲达辇航。”描述了祭祀仪式的隆重,通过“爟燎”、“郊社”、“尊亲”等词汇,展现了对祖先和天地的敬畏,以及对家族、国家的尊重。
“九夷居未陋,重译道弥光。”“九夷”泛指边远地区,此句表达了孔子思想的普适性和影响力,即使在遥远的地方也能照亮人心。
“裸壤冠裳肃,腥乡俎豆香。”“裸壤”指土地,“冠裳”代表服饰,此处形容祭祀现场的庄严肃穆,而“俎豆香”则象征着祭祀的香气,营造出浓厚的仪式感。
“司仪徕学子,陪祭逮牙郎。”“司仪”负责仪式的主持,学子和牙郎(古代官职)参与祭祀,体现了教育与礼仪的结合。
“尼祷生辰溯,山颓讳日伤。”“尼祷”是祭祀的一种形式,通过追溯孔子的生辰,表达对先师的怀念与哀思。
“奠楹群属属,辍市各芒芒。”“奠楹”指在殿堂前摆放祭品,群属属表示众人的聚集,而“辍市”则意味着停止市场活动,以示对祭祀的尊重。
“日月无私照,春秋有大防。”“日月无私照”寓意孔子的思想如同日月般普照万物,而“春秋有大防”则强调了四季更替中对孔子思想的遵循。
“终看归则受,景教与天方。”“终看归则受”表达了对孔子思想的最终接受与传承,“景教”可能是指佛教或其他宗教,与“天方”一起,暗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孔子思想的接纳与融合。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孔子及其思想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与创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追和幽独君诗次韵
念尔风雅魄,幽咽犹能文。
空令伤魂鸟,啼破山边坟。
恨剧但埋土,声幽难放哀。
坟古春自晚,愁绪空崔嵬。
白杨老无花,枯根侵夜台。
天高有时裂,川去何时回?
双睫不能濡,六藏无可摧。
不闻搴蓬事,何必深悲哉!
太湖诗·桃花坞
夤缘度南岭,尽日穿林樾。
穷深到兹坞,逸兴转超忽。
坞名虽然在,不见桃花发。
恐是武陵溪,自闭仙日月。
倚峰小精舍,当岭残耕垡。
将洞任回环,把云恣披拂。
闲禽啼叫窕,险狖眠硉矹。
微风吹重岚,碧埃轻勃勃。
清阴减鹤睡,秀色治人渴。
敲竹斗铮摐,弄泉争咽嗢。
空斋蒸柏叶,野饭调石发。
空羡坞中人,终身无履袜。
公斋四咏·小松
婆娑只三尺,移来白云径。
亭亭向空意,已解凌辽夐。
叶健似虬须,枝脆如鹤胫。
清音犹未成,绀彩空不定。
阴圆小芝盖,鳞涩修荷柄。
先愁被鷃抢,预恐遭蜗病。
结根幸得地,且免离离映。
磥砢不难遇,在保晚成性。
一日造明堂,为君当毕命。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罱
烟雨晚来好,东塘下罱去。
网小正星□,舟轻欲腾翥。
谁知荇深后,恰值鱼多处。
浦口更有人,停桡一延伫。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钓筒
笼籦截数尺,标置能幽绝。
从浮笠泽烟,任卧桐江月。
丝随碧波漫,饵逐清滩发。
好是趁筒时,秋声正清越。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药鱼
吾无竭泽心,何用药鱼药。
见说放溪上,点点波光恶。
食时竞夷犹,死者争纷泊。
何必重伤鱼,毒泾犹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