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璨璨(càn càn)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美丽灿烂。
持身(chí shēn)的意思:保持自己的品行和行为端正,不受外界诱惑和影响。
摧折(cuī shé)的意思:摧毁、打击、挫败
大海(dà hǎi)的意思:比喻广阔无边的海洋,也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或领域。
洞燃(dòng rán)的意思:洞燃是一个形容词,表示某种情感或思想突然被激发或点燃。
烦恼(fán nǎo)的意思:指心情烦闷,苦恼困扰。
风篁(fēng huáng)的意思:指人的品质高尚,道德品行纯正。
复始(fù shǐ)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出发
刚坚(gāng jiān)的意思:形容坚硬、刚强。
功德(gōng dé)的意思:指善行、善事所积累的功德。
海水(hǎi shuǐ)的意思:指大海的水,比喻广阔无垠的事物或众多繁杂的事物。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何况(hé kuàng)的意思:更不用说;更何况
红莲(hóng lián)的意思:指美丽而坚强的女子,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质或者事物的特点。
劫火(jié huǒ)的意思:指火灾、灾难。比喻危险、困境或灾祸。
金刚(jīn g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意志坚强,不易动摇。
精洁(jīng jié)的意思:指内容简练、表达精确的特点。
枯竭(kū jié)的意思:指资源、力量等完全耗尽或极度不足。
理行(lǐ xíng)的意思:按照道理办事,执行合理的行动。
理说(lǐ shuō)的意思:理智的表达和辩论
莲经(lián jīng)的意思:指经书中的精要部分。
龙夜(lóng yè)的意思:指夜晚中龙的出没,比喻大雨滂沱的夜晚。
魔王(mó wáng)的意思:指邪恶、凶残的统治者或主宰者。
念经(niàn jīng)的意思:指持续地、反复地读经念佛,形容人一味地重复某种行为或言语。
乾闼(qián tà)的意思:指权力高位,官职显赫。
秋霜(qiū shuāng)的意思:指秋天的霜冻,比喻残酷的斗争或严酷的考验。
日夜(rì yè)的意思:日夜指的是白天和黑夜,常表示时间连绵不断,不分昼夜。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神光(shén guāng)的意思:指神奇的光芒或超凡的光辉。
身心(shēn xīn)的意思:指言行一致,身体和心灵都积极地付诸实践。
时劫(shí jié)的意思:指时代的变迁或社会的动荡。
受持(shòu chí)的意思:接受并持守
说是(shuō shì)的意思:表示说话或表达某种观点、看法、判断等。
所为(suǒ wéi)的意思:所做的事情;行为;举动
他时(tā shí)的意思:指将来某个时候,将来的时候。
天龙(tiān lóng)的意思:指天空中飞翔的龙,比喻人才出众、非凡的能力。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夜夜(yè yè)的意思:夜晚连续的每一个晚上。
悠扬(yōu yáng)的意思:形容声音优美、悠长。
有口(yǒu kǒu)的意思:形容能言善辩、口才流利,也指有名声或有人帮助。
终复(zhōng fù)的意思:最终再次出现或重复出现。
众人(zhòng rén)的意思:指许多人,大家,众多的人群。
金刚坚(jīn gāng jiān)的意思:形容坚硬、坚固无比。
日日夜夜(rì rì yè yè)的意思:形容日夜不停地做某事,表示十分努力或持之以恒。
- 翻译
- 众人都有嘴,不说对就是错。
我的师父有口却为何,诵读莲花经卷共七卷,计六万九千字。
日日夜夜循环往复不曾停。
时而吟唱时而讽咏多么悠扬,如同秋风吹过古老松林带着寒霜。
只担心天龙、夜叉、乾闼等众神,挤满虚空竖起耳朵聆听。
我听说念经能积累无量功德,舌根因此坚如金刚。
待到未来劫难中火焰遍燃后,神光闪耀如同红莲璀璨。
若能身心保持纯净修行,甚至能让烦恼如海般干涸。
魔王的武器和幻象自行摧毁,更何况依正理行事与言说。
- 注释
- 众人:所有人。
有口:指能说话。
是:正确。
非:错误。
吾师:我的师父。
莲经:指佛经《妙法莲华经》。
七轴:指多卷经书。
六万九千字:形容经文长。
日日夜夜:每时每刻。
终复始:不断重复。
乍吟乍讽:时而吟唱时而诵读。
风篁古松:风中的竹子和古老的松树。
秋霜:比喻声音清冷高雅。
天龙夜叉乾闼众:各种天界和鬼神的名字,代表众多神灵。
㽬塞:充满。
虚空:天空,这里指所有空间。
耳皆耸:都专心倾听。
功德缘:因修行而积累的善业。
舌根:指语言能力。
金刚坚:形容非常坚硬,不可摧毁。
他时:未来之时。
劫火:末世的大火,佛教中指世界毁灭的灾难。
洞燃:全面燃烧。
神光:神圣的光芒。
璨璨:光彩夺目。
受持:接受并坚持。
身心:身体和心灵。
精洁:纯净无染。
烦恼大海:比喻无尽的烦恼。
水枯竭:消失殆尽。
魔王:邪恶势力的首领。
轮幢:武器和装饰,象征其力量。
自摧折:自行崩溃。
如理行:遵循正确的道理行动。
如理说:依据真理而言语。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赠持法华经僧》。诗中表达了对佛教法华经的尊崇以及对诵读该经僧侣的赞赏。
"众人有口,不说是,即说非。吾师有口何所为,莲经七轴六万九千字。日日夜夜终复始。乍吟乍讽何悠扬,风篁古松含秋霜。"
这段诗句中,作者首先指出世人往往喜欢议论是非,而自己的师父却专心致志地诵读法华经。这部经典被形象地描述为七轴厚重的书籍,内容丰富至极,共计六万九千字。诗中提到的"日日夜夜终复始"表达了僧侣不辞辛劳、持之以恒的精神,而"乍吟乍讽何悠扬"则描绘出他们诵读经文时的声音飘渺而悠长,宛如古松间流动着秋霜。
"但恐天龙夜叉乾闼众,㽬塞虚空耳皆耸。"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佛法威力的一种敬畏之情,认为即便是天上的神灵,也会在深夜中侧耳倾听僧侣诵经的声音,这声音如同穿透乾闼(天界)和虚空,让所有听到的人都感到震惊。
"我闻念经功德缘,舌根可算金刚坚。"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所闻,关于持念法华经的功德与因缘。这里将舌头比喻为能够计算出坚固如金刚一般的修行成果。
"他时劫火洞燃后,神光璨璨如红莲。受持身心苟精洁,尚能使烦恼大海水枯竭。"
诗中进一步描绘了未来世界末日之际,即便是在劫火焚烧一切之后,那些持念法华经的僧侣仍旧能够散发出璀璨如红莲般的神光。只要他们保持内心的清净,他们就能使烦恼如同大海中的水一样枯竭。
"魔王轮幢自摧折,何况更如理行如理说。"
最后,诗人强调了佛法的力量,即便是魔王手持的轮具也会自行破碎,更不用说那些按照正义去实践和宣说的人。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诵经僧侣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于佛教法华经深厚的信仰以及对其精神力量的崇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