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识。倾城幼客。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恻(bēi cè)的意思:形容悲伤痛苦之情深沉。
波痕(bō hén)的意思:指水波形成的痕迹,也比喻事物的痕迹或痕迹留下的影响。
池沼(chí zhǎo)的意思:池沼指的是湖泊和沼泽地,也用来比喻境地险恶、困难重重的处境。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繁华(fán huá)的意思:形容繁忙繁荣的样子。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分散(fēn sàn)的意思:分散指的是将原本集中在一起的人或事物分开,使之分散开来。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歌台(gē tái)的意思:指歌唱的舞台或场所,也用来比喻文艺演出的舞台。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几多(jǐ duō)的意思:表示数量多少不确定,不具体的意思。
间阻(jiàn zǔ)的意思:指中间有障碍物,无法直接相连。
离聚(lí jù)的意思:离开和聚集,指人们离开一起生活的地方,后又重新聚集在一起。
联句(lián jù)的意思:指通过联想或联系,将两个或多个句子或词语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意义。
鸾凤(luán fèng)的意思:鸾凤是指传说中的两种神鸟,代表着美好的事物或优秀的人物。在成语中,鸾凤常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的和谐、美好的关系。
盟言(méng yán)的意思:指许下的誓言或约定
目断(mù duàn)的意思:目光停止,无法继续看下去。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年芳(nián fāng)的意思:指年轻美丽的女子。
倾城(qīng chéng)的意思:形容女子容貌极美,美得令人心动。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揉蓝(róu lán)的意思:指人们用手指轻轻地揉搓蓝色的颜料,使其更加均匀分布。比喻修饰文词,使其更加完美。
上国(shàng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在某个方面超过其他国家或地区。
书尺(shū chǐ)的意思:书尺是一个比喻,表示人们在读书学习时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送钩(sòng gōu)的意思:送钩指送人一个钩子,比喻让人掉进陷阱或陷入困境,使其无法自拔。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庭院(tíng yuàn)的意思:指家庭的院子或宅院。
无迹(wú jì)的意思:没有留下痕迹,没有迹象可寻。
香雾(xiāng wù)的意思:形容香气弥漫,犹如雾气一般。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行云(xíng yún)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如,轻松自在,毫不拖延。
雁音(yàn yīn)的意思:指传递信息的声音或消息。
瑶席(yáo xí)的意思:指非常华美的席子。
雨滴(yǔ dī)的意思:雨滴是指雨水落下时的水滴,比喻微小的事物或细微的变化。
鱼雁(yú yàn)的意思:指鱼和雁,比喻相距很远,难以相见。
人生如梦(rén shēng rú mè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暗示人生短暂而虚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开篇“晚烟直”与“池沼波痕皱碧”两句,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带有几分萧瑟感的自然景象。接着,“年芳为、花态柳情”中,“年芳”指的是岁月的流逝和美好的时光,“花态柳情”则是对春天里花开柳绿景色的描写,通过“采粉揉蓝酿春色”一句,可见诗人对春色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艺术表现。
“繁华记上国。曾识。倾城幼客。”这几句中,“繁华记上国”可能是在回忆过去的辉煌时刻,而“曾识。倾城幼客”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友谊的怀念,尤其是对于年轻时在倾城(即金陵,即今南京)相知的朋友。
接下来的“风流是、联句送钩,笺绿绡红递书尺。”一段,诗人通过对文字游戏和书信往来的描写,展现了当时文人的雅致生活和情感交流。同时,“行云去无迹”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态度。
“念暖响歌台,香雾瑶席。”这两句诗,通过对音乐和温馨环境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怀旧的情感。这是诗人对于过往生活的一种美好回忆。
“当时谁信盟言食。知一岁离聚,几多间阻,人生如梦寄堠驿。”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承诺和友情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几多间阻”说明了生活中的种种隔阂,而“人生如梦寄堠驿”则是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一种深刻体悟。
最后,“况分散南北。悲恻。万愁积。”诗人表达了对于朋友四散和家国离索的悲哀,以及由此积累的无尽忧虑。“奈鸾凤欢疏,鱼雁音寂。”这两句通过对鸟语花香的缺失进行反衬,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天涯何处相思极。但目断芳草,恨随塞笛。”在这里,诗人借用“天涯”这一意象,表达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而“但目断芳草,恨随塞笛”则是对这份无法实现的相思之情的一种无奈和哀伤。
全诗最后,“那堪庭院,更听得,夜雨滴。”通过庭院夜雨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氛围,为整个诗作画上了一个深邃而感伤的句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