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校 书 图 宋 /朱 翌 我 闻 校 书 如 扫 尘 ,尘 随 帚 去 辄 随 有 。萤 窗 孤 坐 志 不 分 ,帝 虎 鲁 鱼 相 可 否 。榻 上 诸 公 富 贵 人 ,安 能 办 此 铅 黄 手 。绿 柳 啼 莺 耳 畔 春 ,翠 袖 弹 丝 眼 前 酒 。如 何 复 窥 蠹 简 尘 ,又 借 管 城 公 作 帚 。画 史 画 名 不 画 实 ,润 色 丹 青 传 不 朽 。我 是 瀛 洲 旧 校 书 ,挥 汗 磨 铅 胝 两 肘 。当 时 万 一 见 此 图 ,诸 郎 不 免 涎 垂 口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朽(bù xiǔ)的意思:永远不会消失或被遗忘的;永恒的
不免(bù miǎn)的意思:难免、不可避免
不分(bù fēn)的意思:不加区分,不作区别
翠袖(cuì xiù)的意思:形容女子手臂纤细柔美,如翠玉般婉约动人。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帝虎(dì hǔ)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有统治力和威严。
蠹简(dù jiǎn)的意思:比喻文章或文章中的某一部分非常精妙、有深度。
耳畔(ěr pàn)的意思:形容声音非常近,几乎贴在耳边。
富贵(fù guì)的意思:指财富和地位的富裕和高贵。
管城(guǎn chéng)的意思:指权力集中、管辖范围广的地方或机构。
贵人(guì rén)的意思:指对个人有帮助、有重要影响的人。
画史(huà shǐ)的意思:指把历史书写得极为生动、详尽。
画名(huà míng)的意思:指为了名利而做作,虚伪装扮自己。
可否(kě fǒu)的意思:表示询问是否可以或接受或拒绝某事物
鲁鱼(lǔ yú)的意思:指无能、无用的人或事物
磨铅(mó qiān)的意思:指无谓的辛苦或努力,没有实际效果。
铅黄(qiān huáng)的意思:指颜色暗淡、黯然无光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润色(rùn sè)的意思:修饰或改进以使之更加完美
扫尘(sǎo chén)的意思:清除尘土或积累,比喻清理心灵、除去污垢。
万一(wàn yī)的意思:表示对可能发生的不好的事情做出预防或警示,以防止损失或避免后悔。
校书(xiào shū)的意思:指校正书籍中的错误或补正缺漏。
眼前(yǎ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瀛洲(yíng zhōu)的意思:指美丽的岛屿或地方。
萤窗(yíng chuāng)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或窗户,比喻知识的启蒙或智慧的源泉。
诸郎(zhū láng)的意思:指众多男子或众多人。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管城公(guǎn chéng gōng)的意思:指对管事不力、不负责任的官员或管理者。
-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校书图》,是北宋时期词人朱翌的作品。朱翌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学问闻名于世,这首诗便是他对待学问认真态度的一次生动表达。
开篇“我闻校书如扫尘,尘随帚去辄随有”两句,通过校正书籍比喻为清扫尘埃,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对于知识的精益求精,不断筛选和修订的态度。接着,“萤窗孤坐志不分,帝虎鲁鱼相可否”表达了诗人独自在萤火虫点缀的夜晚,对古籍进行研读时的心境。这里的“帝虎鲁鱼”,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比喻难以辨别真伪,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明了他对知识的严谨态度。
“榻上诸公富贵人,安能办此铅黄手”则是对那些坐在床榻上享受荣华富贵之人的反问,指出他们如何能够像诗人这样勤勉地校正书籍。这里的“铅黄”,即是墨色的书写工具,暗示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
“绿柳啼莺耳畔春,翠袖弹丝眼前酒”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图景,绿柳间传来莺鸟的鸣叫声,与远处琴音相互交织,营造出一派幽雅之境。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知识的追求和享受,如同品味美酒一般。
“如何复窥蠹简尘,又借管城公作帚”则是诗人自问,又怎能再去揭示古籍中的微小瑕疵,仿佛要借助管仲(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的智慧来制作更好的清扫工具。
“画史画名不画实,润色丹青传不朽”表达了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认识,即便是绘画,也应当追求真实和内涵,而非仅停留在表面的华丽。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学问传承的态度,认为真正有价值的是那些能够长久流传下来的知识。
最后,“我是瀛洲旧校书,挥汗磨铅胝两肘”显示了诗人的自豪和对待学问的专注。这里的“瀛洲”,即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而“旧校书”则是指诗人曾在这个地方长时间地从事校书工作。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强调了自己对于知识修订的经验与投入。
结尾两句“When time comes that you, my friends, see this picture / You will not help but drool at the mouth”(当时万一见此图,诸郎不免涎垂口),则是诗人对未来读者的一种期待和预言,认为自己的校书之勤奋,将来必能让后人感叹不已,甚至唾液直下。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诗人对于传承知识的自信与期望。
总体而言,这首《题校书图》通过对校书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问底蕴和认真对待学术研究的态度,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知识传承的一种执着与自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庭芳.辛未岁,闻表兄王和叔秘监林屋既成,乃作彩舫,幅巾雪鬓,徜徉湖山间,望之为蓬瀛仙翁也。因赋此以寿之,俾舟人歌以和渔唱
盘谷居成,辋川图就,便从鸥鹭寻盟。
泛溪窈窕,游钓寄高情。
尚忆儿童旧地,疏帘外、烟雨新晴。
微吟罢,渔歌响答,欸乃醉中听。蓬瀛。
归计早,下帆坐阅,涛浪堪惊。
爱闲身长占,风澹波平。
夜雪何时访戴,梅花下、同款柴扃。
还知否,清时未许,野渡有舟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