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句·其九》
《杂句·其九》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古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圆(dà yuán)的意思:指情况或形势非常顺利,没有任何困难或障碍。

六识(liù shí)的意思:指人的知觉和认知能力,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

六六(liù liù)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顺利,一切顺风顺水。

六根(liù gēn)的意思:指人体的六个感官,即眼、耳、鼻、舌、身、意。也泛指人的感官或感觉。

六尘(liù chén)的意思:指红尘世界中的六种尘埃,即金银财宝、名利声色、爱欲情感、生死离别、得失荣辱、师徒朋友。

如如(rú rú)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似或相同。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同归(tóng guī)的意思:指多个人或多个事物最终走向同一个结局或归宿。

心王(xīn wáng)的意思:心中的王者,指内心强大、坚定的意志力和自信心。

圆镜(yuán jìng)的意思:指圆形的镜子,比喻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本来面貌的人或事物。

正中(zhèng zhōng)的意思:指准确地击中目标,也可以指正好在中间。

中正(zhōng zhèng)的意思:表示人的品德正直,行为端正,不偏不倚。

三十六(sān shí liù)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无法预测或掌握。

注释
正中正:身心处于正直和平静的状态。
心王:指内心主宰,或心灵的核心。
如如:形容心境平和,不随外物变化。
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
六尘:佛教术语,指色、声、香、味、触、法六种感官所对之物。
六识: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种认识功能。
大圆镜:比喻心灵的清明和智慧,如同一面能照见一切的镜子。
翻译
身心端正,内心平静如如不动,六种感官清澈明亮。
六种尘世之物不再影响,六种认知也变得纯净无杂,总计三十六种,都回归到大圆满的境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庞蕴的《杂句(其九)》。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融合了佛教思想与个人修养理念的短诗。

"正中正,心王如如六根莹" 这两句表达了内心的平静与坚定,以及对外界感官世界(六根)保持清醒和警觉的态度。这里的“心王”指的是主宰心灵的核心,通过修行使其达到一种如如不动的宁静状态。

"六尘空,六识净,六六三十六,同归大圆镜" 这几句则从佛教的角度出发,讲述了对世间六种尘境(色、声、香、味、触、法)和心灵六种认知方式(眼、耳、鼻、舌、身、意)的超脱,以及通过修行使这三十六种精神状态都归于“大圆镜”的智慧。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内心修养与佛学思想的深刻理解和个人实践,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纯净的高尚境界。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谢人致蟹·其一

樵岚无蟹有监州,已负诗肠过一秋。

莫怪渊明便归去,得渠自合老菟裘。

(0)

清明日舟次吴门·其二

片片飞花更异乡,人家插柳抵愁长。

晴沙烟草几今古,春去春来燕子忙。

(0)

寄题赵德成东岩·其二

人间无处著我辈,只可飞泉藓石边。

习气犹馀子虚赋,苦令猿鹤怨风烟。

(0)

受诰口号·其一

归我南山老不遭,孟亭几梦赭黄袍。

强渠枉费平生力,不直君王一字褒。

(0)

次韵宋尚书山居.见南山亭

能令诗腹化神奇,香到黄花秋力微。

我醉悠然山亦醉,竹深啼鸟自忘机。

(0)

再用韵奉酬·其一

灞桥洗净冰霜面,拂略潮红笑向春。

莫作野桃看过了,烦诗说似武陵人。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