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夷齐》
《夷齐》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夷齐双骨已成尘,独有清名日日新

饿死沟中人不识可怜今古几何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几何(jǐ hé)的意思:指形状、图案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日新(rì xīn)的意思:每天都有新的进步或变化。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夷齐(yí qí)的意思:指平等、平衡,也指不分高低贵贱。

有清(yǒu qīng)的意思:有清指事物有清晰、明确的界限或界面。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注释
夷齐:指伯夷和叔齐,古代两位坚守节操的贤士。
清名:高尚的名声,指他们的道德品质。
日日新:每天都有新的提升,象征他们的精神永存。
饿死:指他们因反对周武王伐纣而饿死在首阳山的故事。
沟中:指他们饿死的地方,可能是指首阳山的山谷。
人不识:世人不了解他们的事迹。
可怜:此处表示感慨,意为可惜。
几何人:多少人,指历史上像他们这样的人。
翻译
伯夷和叔齐的遗骨早已化为尘土,
只有他们的高尚名声每天都在更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哀悼之情。"夷齐双骨已成尘"两句,通过夷齐二人的形象,表达了对古人忠诚节操的崇敬,以及时光荏苒、英雄殉命的无尽哀思。"独有清名日日新"一句,则强调尽管肉体消逝,但他们的美好名声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发光彩夺目,彰显了古人崇高品德的永恒价值。

后两句"饿死沟中人不识,可怜今古几何人"则是诗人对历史上那些不知名、未被世人认识到的英雄人物表示同情和惋惜。这里的“沟中”象征着边远无名之地,“饿死”则是对生前困苦遭遇的写照。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悲剧人物的深切同情,以及对于历史沧桑、英雄辈出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夷齐等古代忠臣的怀念,抒发了诗人对忠诚品格的赞美和对历史中无名英雄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认识的深刻与悲壮。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忆江南·其十二

田家乐,岁晚务闲居。

戏习大傩驱瘦鬼,多藏旧历当农书。馈岁有寒菹。

(0)

鹧鸪天.再和彊村韵

别浦徘徊隐钿车。谪仙散诞醉流霞。

归来渔子都忘世,去后刘郎不问花。

空色眩,色空嗟。杳然流水到天涯。

东皇合念春无主,处处流莺忆故家。

(0)

菩萨鬘·其十一

古堤大柳烟中翠。忆君清泪如铅水。潘令在河阳。

刀环倚桂窗。密书题豆蔻。憔悴如刍狗。

客帐梦封侯。今秋似去秋。

(0)

蝶恋花

记得春郊逢薄倖。细数蛾眉,若个能争靓。

但愿化为妆畔镜。朝来喜见梅花影。

见说春人多薄命。细数蛾眉,若个能无恨。

不愿化为妆畔镜。朝来愁见梨花病。

(0)

祝英台近

晚风凉,残月淡。惆怅玉人远。

弱柳长条,垂处画楼掩。

那时唤渡菱塘,行歌蓼岸,曾载取、巫山一段。

镜台畔。片玉横著,金荃分笺翠眉展。

牙拍轻擎,好句教郎占。

从来艳福难消,閒情易惹,却写作、曼吟行卷。

(0)

祝英台近.题砚,为伯絧

水晶帘,青玉案,纤玉揭红衽。

谱入瑶琴,香散墨花沁。

谁将写韵轩中,曝书亭上,分一段、碧溪珍品。

彩云暝。金碗散落人閒,蕉叶坠花窨。

赖有封胡,什袭缀题咏。

描来凤咮真形,龙宾余沈,好料理、画眉春永。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