慇勤贵溪长,归程巧相禁。
令我舍周道,反从他径寻。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避世(bì shì)的意思:避开尘世繁忙的纷扰,远离尘嚣。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程巧(chéng qiǎo)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情的能力或技巧非常出众,超过常人。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归程(guī chéng)的意思:指返回原来的地方或归还的路程。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空谷(kōng gǔ)的意思:空谷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环境或场景的寂静、空旷和安静。
马首(mǎ shǒu)的意思:指马的头部,常用于比喻事物的重要部分或首要位置。
南针(nán zhēn)的意思:指南针,用来表示方向的工具
耦耕(ǒu gēng)的意思:指两只牛共同耕作,比喻人们共同努力,共同合作。
岐路(qí lù)的意思:指分道扬镳,走上不同的道路或选择不同的方向。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穷途(qióng tú)的意思:指人走到了尽头,没有出路,陷入困境。
去去(qù qù)的意思:离开,走开
生刍(shēng chú)的意思:
亦作“ 生蒭 ”。1.鲜草。《诗·小雅·白驹》:“生芻一束,其人如玉。” 陈奂 传疏:“芻所以萎白驹,託言礼所以养贤人。”鲜草可养白驹。后因用作礼贤敬贤之典。《西京杂记》卷五:“夫人无幽显,道在则为尊,虽生蒭之贱也,不能脱落君子,故赠君生蒭一束。” 宋 黄庭坚 《迎醇甫夫妇》诗:“策马得行休更秣,已令童稚割生芻。”
(2).指贤人;贤能。 南朝 宋 鲍照 《从过旧宫》诗:“空费行苇德,採束谢生芻。” 南朝 梁 吴均 《赠周兴嗣》诗之一:“愿持 江 南蕙,以赠生芻人。”
(3).指代《诗·小雅·白驹》,以寄寓思友、思贤之心。 唐 权德舆 《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断金挥丽藻,比玉咏生芻。” 唐 李群玉 《将离澧浦置酒野屿奉怀沉正字昆弟三人联登高第》诗:“停觴一摇笔,聊寄生芻吟。” 明 何景明 《酬赠王德征》诗:“皎皎空谷驹,生芻劳我心。”
(4).《后汉书·徐穉传》:“ 郭林宗 有母忧, 穉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庐前而去。”后因以称吊祭的礼物。 唐 杨炯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生芻一束,泣血三年,不踰圣人之礼,能行大夫之孝。”《宋史·文苑传三·路振》:“生芻致祭,弊帷成礼。瘞尔崇冈,全尔具体。” 明 张煌言 《挽大宗伯吴峦穉先生》诗:“趋朝当日称先达,惆悵生芻何处投。”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松竹(sōng zhú)的意思: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松风(sō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吹得很轻柔、很柔和。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问津(wèn jīn)的意思:向人请教或求助,寻求帮助或指点。
我自(wǒ zì)的意思:指自己主动做某事,不依赖他人或外界条件。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缨簪(yīng zān)的意思:指高官显贵的头饰,也用来形容高官显贵的地位和身份。
幽远(yōu yuǎn)的意思:幽远指的是景色或地方宁静、清幽、远离尘嚣的意思。
指南(zhǐ nán)的意思:指引、引导的书或物品
周道(zhōu dào)的意思:指道德高尚,行为正直,举止端庄的品德风范。
竹露(zhú lù)的意思:竹子上的露水,比喻清晨的露水或者清凉的水。
指南针(zhǐ nán zhēn)的意思: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工具,比喻在困难或迷失时给人指引、指导的人或事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以及在旅途中遭遇的困境。首句“家犹千里望”,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千里之外,但心中仍挂念着遥远的家乡。接着,“客动四时心”则说明了诗人因离家而产生的四季变换般的情感波动。
“白云迷马首,岐路转荒沉”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的迷茫与艰难,白云遮蔽了视线,歧路让人迷失方向,暗示了诗人面临的困境和内心的困惑。然而,尽管如此,“慇勤贵溪长,归程巧相禁”,诗人并未放弃希望,反而对前方的路程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在贵溪找到归途的指引。
“令我舍周道,反从他径寻”,诗人似乎被某种力量引导,放弃了熟悉的道路,选择了未知的路径。这既是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妥协,也是对新机遇的勇敢探索。接下来,“我无穷途泪,尔昧指南针”,表达了诗人面对未知的恐惧和迷茫,同时也暗示了对指引者的期待。
“当年问津者,亦受耦耕侵”,通过引用典故,诗人反思历史上的先贤们也曾面临过类似的困境,但他们并未因此退缩,而是继续前行。这不仅是对前人的致敬,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
“彼惟避世侣,未必附缨簪”,诗人在此强调了追求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比外在的荣誉更重要,即使是在隐居避世的人中也能找到真正的自我价值。
最后,“去去何足讶,松竹自有林。松风甚幽远,竹露颇清深。生刍在空谷,宁殊玉与金。我驹我自策,不用劳尔音”,诗人以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生的境遇,松竹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松风和竹露则是对宁静与清新的向往。生刍(草)在空谷中生长,与玉石和黄金一样珍贵,寓意着内在价值的重要性。诗人决定自己驾驭命运,不再依赖他人的声音或指导,展现出独立自主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艰辛、内心的挣扎以及对未来的期许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追求内心自由的精神面貌,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走下南岩踏黑归,苍林拥径白光微。
马湖桥上消摇甚,飞度前村露满衣。
北风动地木欲折,雨既不成当作雪。
黄昏侧听到鸡鸣,才有飘萧兴骚屑。
虽然风力犹未止,雨耶雪耶知孰是。
几将被褐出门看,不待足前成辟易。
迟明乃知雪未就,雨亦甚微风独吼。
晨炊未暇询无有,亟令问讯邻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