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骨(bái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只剩下了骨骼,形容人或事物的残破、荒凉。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冰胶(bīng jiāo)的意思:指冰冻的胶水,比喻事物紧密结合,难以分离。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疮痍(chuāng yí)的意思:疮痍是指战乱或灾难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的创伤和损失。
繁霜(fán shuāng)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天,冰雪覆盖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事物繁盛或繁华之后的凋零。
霏霏(fēi fēi)的意思:形容烟雾、云气等密集而纷杂。
斧斨(fǔ qiāng)的意思:用斧头砍劈。
高冈(gāo gāng)的意思:指高耸的山峰或高岗,比喻高远的目标或高难度的任务。
故蹊(gù qī)的意思:指原本平坦的道路出现了陷阱或障碍物,比喻事情进行到一半突然出现了意外情况,使得原本顺利的事情变得困难重重。
狐兔(hú tù)的意思:指狡猾的狐狸和胆小的兔子,用来形容心机深沉、狡诈狡猾的人。
籍籍(jí jí)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状况艰苦、困顿。
经过(jīng guò)的意思:经历、经验、经过某个地方或经过某个事件。
铠甲(kǎi jiǎ)的意思:比喻坚固的防护措施或装备。
苦寒(kǔ hán)的意思:指寒冷的环境或困苦的生活。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猛兽(měng shòu)的意思:指凶猛的野兽。比喻凶猛的人或事物。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谁当(shuí dāng)的意思:指不确定某个人能否胜任某项任务,需要进一步选择或确定。
朔方(shuò fāng)的意思:指边疆地区或北方荒凉之地。
武威(wǔ wēi)的意思:指用武力来威慑他人,使其不敢轻易违抗或抵抗。
一介(yī jiè)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德、才能、地位等方面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饮冰(yǐn bīng)的意思:指忍受艰苦、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远行(yuǎn xíng)的意思:指离开家乡或原地去远方旅行、出使、出征等。
中路(zhōng lù)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平衡的道路,也指中立、中庸之道。
- 鉴赏
此诗《建安体(其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绘了边塞之地的艰苦生活与战争的残酷景象。
首句“北风正徘徊,繁霜以霏霏”以北风和繁霜起笔,营造出寒冷肃杀的氛围,暗示了环境的恶劣。接着“经过至朔方,惆怅我武威”两句,点明了地点为北方边疆,并表达了诗人对武威的感慨与惆怅,暗含了对边防战士的敬意与同情。
“白骨何籍籍,铠甲贯疮痍”描绘了战场上的惨状,白骨累累,铠甲上布满伤痕,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接下来“猛兽蹲高冈,狐兔失故蹊”通过对比,将战场的荒凉与动物的无助进行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痛苦。
“伐薪缺斧斨,饮冰胶马蹄”则从日常生活角度出发,描述了边疆战士在极端条件下的生存状态,伐木工具损坏,饮水困难,马蹄被冰冻,生活极其艰辛。最后“远行多苦寒,中路渴与饥”总结了边疆生活的艰难,强调了战士们面临的严酷挑战。
“是时一介志,悠悠谁当知”表达了对战士们坚定意志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他们的孤独与不被理解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边疆战士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环境、战争场景、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与英勇精神,以及诗人对他们深沉的关怀与敬仰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