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杯水(bēi shuǐ)的意思:杯水指微不足道的事物,形容微小得无法起作用或影响。
不直(bù zhí)的意思:不诚实、不直接、不坦率
短衣(duǎn yī)的意思:指穿着短衣服,暗指贫穷或不足以应对寒冷的情况。
鼓吹(gǔ chuī)的意思:指为某种观点、主张或行为大力宣传、宣扬。
古道(gǔ dào)的意思:指古代的道路,也表示古老的道路或传统。
寂莫(jì mò)的意思:寂莫指的是寂静无声、没有声音的状态。形容环境非常安静、没有人声喧哗。
名相(míng xiāng)的意思:指在历史上有名望的高级官员,也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具有卓越地位和声望的人。
使人(shǐ rén)的意思:使人指的是某种行为或者事物能够让人产生某种感受或者影响人的心情。
斯人(sī rén)的意思:指某人的品德、才华、风范等超出常人,令人敬佩和仰慕。
外形(wài x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外部形态或外观。
宪章(xiàn zhāng)的意思:指国家或组织的基本法规、章程或宪法。
相求(xiāng qiú)的意思:相互寻求,互相请求。
形骸(xíng hái)的意思:指人的外表或形体。
颜色(yán sè)的意思: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一夔(yī kuí)的意思:指一次猛烈的打击或冲击。
崭然(zhǎn rán)的意思:形容事物显露出明显的新貌或新面貌。
章左(zhāng zuǒ)的意思:指在某个问题或事情上持有不同的观点或意见。
紫泥(zǐ ní)的意思:指官员、文人等因为贪图享乐而荒废职责。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名为《下竺印画像赞》。诗中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形象,通过对这位隐士的外在与内在特质的描述,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和精神风貌。
首句“窣然短衣,崭然插犀”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隐士的外在形象,短衣象征着他的朴素与淡泊,而“崭然插犀”则暗示其内心坚韧不拔,如同犀角般锐利。接着,“岁晚寂莫,奋此一夔”进一步揭示了隐士的生活状态——在岁月的流逝中,他选择独处,不为外界所扰,却在内心深处激发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力量,犹如古代传说中的夔,虽为一兽,却能发出震撼天地的音乐。
“胶名相求之,则万言不直杯水。外形骸索之,则半芋美于紫泥。”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隐士的智慧与人格魅力。一方面,他的话语虽不多,却如金石之言,价值连城;另一方面,他的人格魅力超越物质,即使是最普通的食物,也能在他眼中变得异常珍贵。这种对内在品质的重视,体现了诗人对真善美的深刻理解。
“宪章左溪,鼓吹荆溪。”这两句借用了地理名称,巧妙地将隐士的精神世界与自然景观联系起来,暗示其思想如同左溪、荆溪一样,清澈、深邃,富有生命力。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态度的赞赏,认为其生活如同自然界的溪流一般,自由、纯净,充满了生机。
最后,“使人复见古道颜色,舍斯人其谁归?”这句话直接点明了诗人对隐士的敬仰之情。他认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够坚守古道,保持自我,如同古人一般生活的,唯有这位隐士。这不仅是对隐士个人的赞美,也是对传统美德和精神追求的一种呼唤。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一位隐士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和精神风貌,也表达了诗人对其高尚品格的敬仰以及对传统美德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