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恩(bào ēn)的意思:以行动回报别人的恩情。
博雅(bó yǎ)的意思:博雅指的是广泛涉猎各种学问,有卓越的才智和卓越的品德。
不侔(bù móu)的意思:不相上下,不分高低。
慈云(cí yún)的意思:形容人的脸上和善宽厚的笑容。
达士(dá shì)的意思:聪明智慧、才智出众的人。
点头(diǎn tóu)的意思:点头是指向下轻轻地抬头,通常表示同意、赞同或打招呼。
短褐(duǎn hè)的意思:指短而褐色的衣服。形容穿着朴素、简陋。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古事(gǔ shì)的意思:指古代的事情或历史事件。
讲师(jiǎng shī)的意思:指教学、讲解的人,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
劫火(jié huǒ)的意思:指火灾、灾难。比喻危险、困境或灾祸。
九流(jiǔ liú)的意思:指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才。
林丘(lín qiū)的意思:形容山林茂密,景色优美。
名检(míng jiǎn)的意思:指已经过名人或专家检验,具有相当水平或价值的东西。
前修(qián xiū)的意思:事先修整或准备,预先做好准备工作。
人落(rén luò)的意思:指人们的声势或势力衰落。
三生(sān shēng)的意思:指的是三世轮回或者三次生命。
三昧(sān mèi)的意思:指专注于某种境界或状态,心境深入,全神贯注。
生愿(shēng yuàn)的意思:指人生的愿望或志向。
说法(shuō fɑ)的意思:指言辞、表达方式。
松楸(sōng qiū)的意思:指人才或才智出众,非常优秀。
体性(tǐ xìng)的意思:指人体的本质、实质,也可以指人的性情、性格。
未应(wèi yìng)的意思:没有回应,没有应答
文辞(wén cí)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辞的表达方式、风格和技巧。
香火(xiāng huǒ)的意思:指庙宇或寺庙内的香火,也泛指宗教信仰的繁荣和兴旺。
衣服(yī fú)的意思:指穿在身上的服装。
殷勤(yīn qín)的意思:殷勤指对人热情周到,关心体贴,有礼貌和友好的态度。
因缘(yīn yuán)的意思:因缘指事物发生的原因和缘由。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再世(zài shì)的意思:再次投胎转世
种种(zhǒng zhǒng)的意思:各种各样;多种多样
宗学(zōng xué)的意思:指某一学派或学术流派的学说。
作用(zuò yòng)的意思:指事物所具有的作用、效果或功效。
三生愿(sān shēng yuàn)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事情的愿望非常坚定,愿意经历三生三世来实现。
- 注释
- 达士:高尚的人。
脱名检:不求名利。
体性:本质。
作用:行为和成就。
侔:相同。
讲师:学者。
三昧:领悟。
九流:各种流派。
树:佛法。
石点头:佛法深奥。
劫火:灾难。
慈云:慈悲的云。
松楸:松柏。
报恩:报答恩情。
悠悠:漫长。
香火:信仰的延续。
再世游:轮回。
文辞:文字。
柳请:清新。
韩留:韩风。
短褐:简朴的书。
博雅:广博。
前修:前代贤者。
- 翻译
- 高尚的人隐居山林,不求名利。
他们的本质并无差异,但行为和成就却各不相同。
学者深入领悟,学术广博,融汇各种流派。
他曾对着树木传授佛法,令石头也为之点头。
经历过劫难的火与水,慈悲的云朵守护着松柏。
报答恩情的心意多种多样,历史长河中往事如烟。
三生之愿是香火不断,因缘际会再次轮回。
文字如同柳树般清新,衣着风格效仿韩风。
勤勉研读简朴的书籍,深感自己才疏学浅,难以超越前贤。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的《送信讲师》,通过对讲师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的智慧和高尚的品格。首联“达士脱名检,高人落林丘”赞美讲师淡泊名利,如隐士般遁迹山林。接着,“体性未应殊,作用终不侔”强调讲师虽身处山野,但内在修养与世俗之人不同,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讲师得三昧,宗学贯九流”进一步赞扬讲师深得学术真谛,通晓各类学问。后两句“曾对树说法,解使石点头”,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讲师教导众生的智慧,连树木石头都能领悟其言。
“劫火焚地水,慈云护松楸”运用象征手法,表达讲师的慈悲与坚韧,即使面临世间变迁,仍守护着松柏和坟墓,寓意其对生死的超然态度。接下来,“报恩心种种,阅古事悠悠”表达了讲师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众生报恩的深深愿望。
尾联“文辞重柳请,衣服许韩留”是对讲师学问之深和人格魅力的肯定,暗示他的教诲如同柳絮般深入人心,衣物也承载着弟子们的敬仰。最后,“殷勤翻短褐,博雅愧前修”则以谦逊的态度,表示自己在学问上尚需向讲师学习,对前贤充满敬意。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既赞美讲师的德行与智慧,又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师道的尊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