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布褐(bù hè)的意思:指穿着粗布衣服,形容贫穷、朴素的生活方式。
不使(bù shǐ)的意思:不让,不令,不使人。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遁迹(dùn jì)的意思:指隐居、逃避世俗的生活。
毫不(háo bù)的意思:一点也不,完全没有
荒村(huāng cūn)的意思:指荒凉贫困的村庄或地方。
家居(jiā jū)的意思:家居指在家里居住、生活的事物。
藜羹(lí gēng)的意思:藜羹是指用藜草制成的羹汤,比喻贫寒而简朴的生活。
秋毫(qiū háo)的意思:指极小的东西,形容非常细微或微不足道的事物。
事过(shì guò)的意思:指事情已经过去或经历已经结束。
书绅(shū shēn)的意思:指读书有素质、有学问的人。
下箸(xià zhù)的意思:放下筷子,指吃完饭或停止用餐。
有得(yǒu de)的意思:有所收获,有所得到。
致思(zhì sī)的意思:引发思考、启发思维。
以古为鉴(yǐ gǔ wéi jiàn)的意思: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以避免重复过去的错误。
- 翻译
- 习惯了隐居荒村,忍受贫困,丝毫不改变自己的本真。
即使在家,也以古代为镜子,经历过世事后才明白天道胜过人力。
每当用餐前都会深思,然后才拿起筷子,读书有所领悟时会写下心得。
老翁我已年迈,深知这是幸运,身穿粗布衣,粗茶淡饭度过余生。
- 注释
- 遁迹:隐居。
荒村:偏远乡村。
忍贫:忍受贫穷。
秋毫:极小的事物,此处比喻微小的物质利益。
丧其真:丧失真实的自我。
古为鉴:以古代作为借鉴。
事过:经历事情后。
天胜人:自然法则或天意胜过人为努力。
临食致思:吃饭前深思熟虑。
下箸:拿起筷子。
书绅:在书卷上写下心得。
放翁:陆游的号,这里指代陆游本人。
耄矣:年老。
布褐藜羹:粗布衣服和粗粮汤。
毕此身:度过余生。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遁迹》,表达了作者晚年隐居生活中的淡泊与自省。首句“遁迹荒村惯忍贫”描绘了诗人选择远离尘嚣,习惯于贫困的生活,体现了他的坚韧和淡泊名利。次句“秋毫不使丧其真”强调了他在艰难生活中仍保持本真的品格。
“家居亦以古为鉴”表明诗人以历史为镜,从古代典籍中汲取智慧,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学习。接下来,“事过始知天胜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认为自然规律往往超越人力,人应当顺应而非对抗。
“临食致思方下箸”写出了诗人吃饭时也会深思,体现出他的严肃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的深入体悟。最后两句“读书有得每书绅”和“放翁耄矣当知幸,布褐藜羹毕此身”,诗人以“放翁”自嘲,表示即使生活简朴,能沉浸在书籍中有所收获,也感到庆幸,表达了他对晚年生活的满足和对知识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陆游在晚年遁世生活中的心境,既有对贫困的坦然,又有对学问的执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