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游 石 桥 至 塔 头 路 宋 /徐 大 受 招 手 晴 云 豁 ,妙 高 峰 顶 头 。竹 舆 摇 午 梦 ,茗 碗 唤 春 愁 。俎 豆 罗 千 嶂 ,虚 空 起 一 沤 。危 栏 闲 徙 倚 ,万 象 入 冥 搜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愁(chūn chóu)的意思:指因思念、忧虑或无法实现的愿望而感到忧愁。
顶头(dǐng tóu)的意思:指两个人或事物紧紧相连,紧密相依,不能分开。
峰顶(fēng dǐng)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最高点或最高水平。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罗千(luó q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极为繁杂。
冥搜(míng sōu)的意思:冥搜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在黑暗中摸索、寻找。形容没有线索或目标的情况下,进行盲目的搜寻。
入冥(rù míng)的意思:指人进入深思熟虑的状态,陷入沉思、冥想的境地。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危栏(wēi lán)的意思:指处于危险的边缘或境地。
徙倚(xǐ yǐ)的意思:倚靠、依赖。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一沤(yī ōu)的意思:一次烹饪。指一次烧菜的量。
招手(zhāo shǒu)的意思:用手示意或挥手向人示意。
竹舆(zhú yú)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行为受制于旧观念、陈规旧习,无法进步或创新。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 注释
- 招手:比喻天空晴朗,像人在挥手示意。
晴云:晴朗的云彩。
豁:开阔。
妙高峰:极美的山峰。
顶头:顶部。
竹舆:竹制的小车。
摇午梦:摇动午后的梦境。
茗碗:茶碗。
唤春愁:唤起春天的忧思。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皿。
罗千嶂:排列在层层山峦之间。
虚空:虚无的空间。
起一沤:像泡沫般升起。
危栏:高高的栏杆。
闲徙倚:悠闲地倚靠。
万象:万物。
冥搜:深入思考或探索。
- 翻译
- 晴空如挥手般展开,妙高峰尖映眼前。
竹制小车摇晃午睡梦,茶碗中泡出春天的思绪。
祭祀的器具排列在千重山峦间,虚空中仿佛升起一个泡沫。
倚靠在高栏边悠闲漫步,万物景象融入深沉的思索之中。
- 鉴赏
这首宋诗《游石桥至塔头路》是徐大受所作,描绘了作者在晴朗天气中游览石桥至塔头路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招手晴云豁”以生动的手法写出天空如被招手般展开,云层清澈,阳光明媚。接着,“妙高峰顶头”点明了诗人所处的高峻山峰之巅,给人以壮丽的视觉冲击。
“竹舆摇午梦”描绘了诗人乘坐竹制小车,在午后的宁静中陷入梦境,流露出闲适与惬意。而“茗碗唤春愁”则暗示着品茗时,诗人内心涌上淡淡的春日思绪,愁绪与美景形成微妙的对比。
“俎豆罗千嶂”运用了夸张手法,形容山峦重叠,如同祭祀用的器具排列,壮观而有序。最后一句“虚空起一沤”则借用水面上泡沫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眼前景象的虚实交融,以及诗人内心的深沉思考。
“危栏闲徙倚”写诗人倚靠在高栏杆上,悠闲地欣赏四周景色,体现出他的从容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万象入冥搜”则表达了诗人沉浸在万物之中,进行深入的思索和感悟,将自然与内心世界紧密相连。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游历山水间的闲适心境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摸鱼儿.荼
正莓墙、柳绵低度,枝头红紫飞尽。
秾阴涨绿冰钿碎,浥浥麝兰成阵。仙骨嫩。
悦姑射瑶姬,青幰游琼苑。风前有恨。
也一似宫梅,飘香坠粉,轻点寿阳鬓。
梨花雪,讲道全无清韵。何曾留到春晚。
柔条不受真珠露,滴沥紫檀心晕。芳又润。
待挼放金樽,拚作通宵饮。日高慵困。
任翠幄低云,玉薰泛梦,路入醉乡稳。
暗香.送杜景斋归永嘉
猗兰声歇。抱孤琴思远,几番弹彻。
洗耳无人,寂寂行歌古时月。一笑东风又急。
黯消凝、恨听啼鴂。想少陵、还叹飘零,遣兴在吟箧。
愁绝。更离别。待款语迟留,赋归心切。故园梦接。
花影闲门掩春蝶。
重访山中旧隐,有羁怀、未须轻说。
莫相忘,堤上柳、此时共折。
瑞鹤仙
卷帘人睡起。放燕子归来,商量春事。风光又能几?减芳菲、都在卖花声里。吟边眼底,被嫩绿、移红换紫。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溪流水。
还是,苔痕湔雨,竹影留云,待晴犹未。兰舟静舣,西湖上、多少歌吹。粉蝶儿、守定落花不去,湿重寻香两翅。怎知人、一点新愁,寸心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