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称身(chèn shēn)的意思:合适;适宜;合身
除夜(chú yè)的意思:指除夕夜,即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骨肉(gǔ ròu)的意思:指亲属关系,比喻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后日(hòu rì)的意思:指未来的某一天,即明天以后的日子。
见今(jiàn jīn)的意思:指现在的情况或事物。
椒花(jiāo huā)的意思:形容文辞华丽,辞藻华美。
今人(jīn rén)的意思:指现在的人,也可指当代人。
可能(kě néng)的意思:有可能发生或存在的事物
年春(nián chūn)的意思:指新年的春天,也用来比喻新的开始或希望。
翩翩(piān piān)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轻盈飞舞的样子。
前日(qián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一天,特指前一天或前几天。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裘马(qiú mǎ)的意思:指财富丰富,生活富裕。
人代(rén dài)的意思:代表人民或代表他人行事。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绨袍(tí páo)的意思:指贫穷,衣着破旧。
稳称(wěn chēng)的意思:稳定地掌握、牢固地控制
昔人(xī rén)的意思:过去的人,古代人
烛泪(zhú lèi)的意思:烛泪指的是烛火下的泪水,比喻极度悲伤或者非常悲痛的心情。
壮心(zhuàng xīn)的意思:指雄心壮志,意志坚定,有远大抱负和决心。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夏敬渠的《都门除夕》描绘了诗人除夕之夜的孤寂与感慨。首句“千里壮心辞骨肉”,表达了诗人远离亲人,身处千里之外的孤独心情,辞别亲人的决心和壮志。次句“三更残蜡对风尘”则通过深夜独对烛火,映照出环境的冷清和生活的艰辛。
“不须后日催前日,已见今人代昔人”暗含时光荏苒,人事更迭之意,诗人感叹岁月无情,自己已经代替了过去的人。接下来,“烛泪正怜除夜影,椒花又颂别年春”借烛光和椒花寓意新旧交替,表达对新年的期待和对过去的怀念。
最后一句“可能裘马翩翩地,自著绨袍稳称身”以富贵人家的华丽服饰反衬自己的朴素生活,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仍坚守自我,穿着简朴的绨袍也能感到满足和安心。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坚韧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陈大监赴天申节宴
圣主仁心等南北,燧息边庭兵不宿。
两阶干羽来远人,大度端能包濮祝。
万岁三呼诞弥月,四海千秋太平曲。
宴开文德赐群臣,喜溢天颜明四目。
向来献寿人谁在,元凯重登共鲧逐。
武夷戎监老风骚,去国十年官始复。
捧觞首赋天保章,遥指南山祝君福。
更献曲江金鉴录,不但能歌连理木。
贱臣逢时最侥倖,归美宁辞管城秃。
愿同韩愈颂元和,兼美武公歌绿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