莳兰西窗下,萧艾病其根。
物各信所遭,此意谁与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松的《秋怀十首(其三)》,通过对比兰花和萧艾的命运,表达了对人生际遇不公的感慨。
诗中以“莳兰西窗下,萧艾病其根”开篇,将兰花与萧艾置于同一环境中,形成鲜明对比。兰花被植于西窗之下,而萧艾则生长在其旁,暗示了两者命运的不同。接着,“白露堕秋夕,美恶两不存”,在秋夜的白露中,美与恶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寓意着世事无常,善恶难辨。
“寂寂芳畹空,离离幽佩昏”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兰花在无人欣赏的环境中凋零的情景,与之相对的是萧艾的生机勃勃。这里通过“芳畹空”与“幽佩昏”的对比,突出了兰花的孤独与萧艾的旺盛生命力。
最后,“物各信所遭,此意谁与论”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物各自遭遇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深邃的问题:面对这样的命运不公,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或论说呢?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现实的隐喻,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念昔谪海南,路尘吹瘴风。
未即弃沟壑,尚在拴索中。
亲朋半天下,万里不一逢。
髯胡岂有罪,乃肯与我同。
情亲等昆弟,使令惟西东。
时为解我语,道大自不容。
邵阳雨中别,涕泪落无从。
我伴有形影,渠归无仆僮。
三年锻百巧,遂成瘖与聋。
今日复何日,岳寺闻楼钟。
聚观迎万指,登睫排千峰。
黄泉天复见,白骨肉已重。
髯虽未对面,音问已喜通。
夫子佐岣嵝,有道如葛洪。
笔力扛九鼎,奇语出遽匆。
长篇春争丽,送我归新丰。
且约老南岳,幅巾追瘦筇。
拊手辄大笑,此计随虚空。
山林当付我,君事侯与公。
麒麟未易系,健鹘那可笼。
《次韵公弱寄胡强仲》【宋·释德洪】念昔谪海南,路尘吹瘴风。未即弃沟壑,尚在拴索中。亲朋半天下,万里不一逢。髯胡岂有罪,乃肯与我同。情亲等昆弟,使令惟西东。时为解我语,道大自不容。邵阳雨中别,涕泪落无从。我伴有形影,渠归无仆僮。三年锻百巧,遂成瘖与聋。今日复何日,岳寺闻楼钟。聚观迎万指,登睫排千峰。黄泉天复见,白骨肉已重。髯虽未对面,音问已喜通。夫子佐岣嵝,有道如葛洪。笔力扛九鼎,奇语出遽匆。长篇春争丽,送我归新丰。且约老南岳,幅巾追瘦筇。拊手辄大笑,此计随虚空。山林当付我,君事侯与公。麒麟未易系,健鹘那可笼。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4367c68de099e80862.html
南阳国师古禅伯,玉殿以棋聊戏客。
客虽四海棋绝伦,我解两奁俱用黑。
侍臣大惊帝微笑,客亦袖手吁莫测。
黑中优劣自能分,正似苏汪今试墨。
老潘气韵凌阿宽,二李不平有矜色。
坐令好事旁舍郎,瞠视无言受巾帼。
我非南阳不能辨,以手扪头空叹息。
径当相携诣瞽叟,夜半一辨须明白。
阶亭午景负槐阴,空斋初罢戏五禽。
沔州太守致音问,启读乃有归来吟。
先生抱道肯乞怜,凛凛有面方如田。
何能为此五斗粟,折腰乡里小儿前。
顾视铜章等涕吐,赋归唾词如涌泉。
龙眠居士叹豪逸,想像明窗戏拈笔。
翕忽英姿来笔下,如恐超起将羽化。
吁嗟能事讵可畴,一见公诗如见画。
惜哉道远莫可致,强欲赓酬抽鄙思。
韵绝难追神易倦,使我空然汗颜面。
他日从公会借观,锦囊捧出春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