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礼(biàn lǐ)的意思:改变礼仪、改变规矩。
不必(bù bì)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长兄(zhǎng xiōng)的意思:指年纪比自己大的兄长,也可指年长的朋友或同事。
垂老(chuí lǎo)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年老体衰。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空疏(kōng shū)的意思:形容言行虚浮,没有实质内容或深度。
匡鼎(kuāng dǐng)的意思:指纠正错误、恢复正常。
木兰(mù lán)的意思:指女子扮男装或女子代替男子去从军的事情。
尚左(shàng zuǒ)的意思:尚左是一个四字成语,意思是尊重左边,表示尊重和重视左边的人或事物。
松风(sō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吹得很轻柔、很柔和。
伊蒲(yī pú)的意思:指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已降(yǐ xiáng)的意思:表示敌人被击败、投降或被征服。
幽明(yōu míng)的意思:指黑暗和光明,幽暗和明亮,暗中和明处,引申为对事物的明暗、优劣、真伪等相对状况的描述。
犹尚(yóu shàng)的意思:犹豫而尚未做出决定或采取行动。
友爱(yǒu ài)的意思:友爱指朋友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的情感。
诸生(zhū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伊蒲供(yī pú gòng)的意思:指用伪善的言辞或表面的恭维来迎合他人,以图取得对方的欢心或好处。
- 翻译
- 我自小视木兰如兄长,怎忍心在垂暮之年与她天人永隔。
无人再能嘲笑我如匡鼎般空疏,朋友间的爱护从未因像屈平那样遭受指责。
丧礼已按习俗改变,连圣人都崇尚节俭,更何况我们这些学生。
追思亡者无需如伊蒲般繁琐的供奉,自然有松风和山涧流水陪伴。
- 注释
- 木兰:古代女英雄,此处代指亲人。
垂老:年老。
幽明:生死、阴阳两界。
匡鼎:比喻才疏学浅的人。
詈:责骂。
服已降期:丧事按期举行。
变礼:改变传统丧葬习俗。
伊蒲供:古代丧葬中的祭祀用品。
松风:松树间的风声,象征自然。
涧声:山涧流水声,象征宁静。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哭伯姊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思和怀念。
“幼以木兰为长兄”,这里的“木兰”是指古时用来比喻兄弟姐妹之情深厚的花卉,诗人自幼将伯姊视作兄长,可见其手足之情。接着“岂堪垂老隔幽明”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不忍离别之情,且担忧自己年迈,恐怕难以再见到那位已经离开的亲人。
中间两句“空疏谁更讥匡鼎,友爱何曾詈屈平”反映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一种无奈和悲哀。古代“匡鼎”指的是用来烹饪食物的器具,而这里借以比喻那些不理解真挚情谊的人;“詈屈平”则是指那些不识好歹,总喜欢挑剔别人短处之徒。诗人感叹世间难寻知音,对于亲人的友爱之情,竟也遭受他人的诽谤和贬低。
接下来的“服已降期从变礼,圣犹尚左况诸生”则是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习俗礼仪也在不断变化,但诗人心中对于逝去亲人的崇敬之情,却依旧如昔日一般,未曾改变。
最后两句“追严不必伊蒲供,自有松风与涧声”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一种超越物质的祭奠。古代“伊蒲”是一种用来祭祀的香料,但在这儿却被否定了,不需要这些形式上的供奉,因为自然界中那清新的松风和涧声,本身就是最真挚的悼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逝去亲人的深情怀念,反映了诗人对于世态变迁与人心冷暖的一种复杂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漷农叹
漷南有农者,家仅一两车。
王师征淮蔡,官遣给军储。
翁无应门儿,一身老当夫。
劳劳千里役,泥雨半道途。
到军遭焚烹,翁脱走故闾。
车牛力既尽,户籍名不除。
府帖星火下,尔乘仍往输。
破产不重置,笞箠无完肤。
翁复徒手归,涕洟满敝襦。
问家墙屋在,榆柳馀残株。
野雉雊梁间,狐狸穴阶隅。
老妻出佣食,四顾筐箧无。
有司更著役,我实骨髓枯。
仰天哭欲死,醉吏方歌呼。
同幕府杨子丞李伯真避暑乌石上晚酌天章台
晚凉上乌石,置酒天章台。
日夕下山去,海风吹月来。
白露洒仙掌,银河洗金杯。
谁识芙蓉山,飞身入蓬莱。
高台在层霄,肩舆上绝壁。
露下酒桥凉,月出海门白。
坐拂衣上云,醉卧林中石。
西风吹鬓毛,南斗在肘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