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曹公(cáo gōng)的意思:曹公指的是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成语中,曹公通常用来形容一个非常聪明、机智且有才能的人。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得对(de duì)的意思:表示事物相互配合、相互适应、相互补充。
登门(dēng mén)的意思:指主动上门拜访或求助。
丰稔(fēng rěn)的意思:形容土地肥沃,农作物丰收的状态。
歌谣(gē yáo)的意思:歌谣是指一种流传民间的短诗歌形式,用于传递特定的信息或故事。
和气(hé qi)的意思:形容人态度友善、和蔼可亲。
络绎(luò yì)的意思:络绎意指人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的样子,形容人群或事物的行动忙碌、有序。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陪台(péi tái)的意思:指陪伴在主人身边,协助主人从事工作或处理事务。
王子(wáng zǐ)的意思:指王室的子嗣,也泛指贵族子弟。
污莱(wū lái)的意思:指人品恶劣,行为不端。
夜光(yè guāng)的意思:指在黑暗中发出光亮,比喻在困难或危险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指引或帮助。
预知(yù zhī)的意思:预先知道或预测未来的事情。
止渴(zhǐ kě)的意思:满足当前的需要,解决眼前的问题。
- 翻译
- 名章络绎穿梭在台上,只为春风中展露笑容。
楼外的明月还未升起,袖中似乎藏着夜明珠的光芒。
犹如王子亲临竹林,滋味胜过曹操解渴的梅子。
歌声谣曲中汲取和谐的气息,预示丰收将驱散荒芜的田地。
- 注释
- 络绎:连续不断。
走陪台:穿梭在舞台上。
未知:尚未察觉。
袖中:衣袖之内。
王子:比喻高贵之人。
登门竹:比喻来访的尊贵客人。
味胜:味道超过。
止渴梅:解渴的梅子,比喻能带来慰藉的事物。
挹:汲取。
和气:和谐的气息。
丰稔:丰收。
污莱:荒芜的土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所作的《和唐寿隆上元五首》中的第三首,描绘了上元节(元宵节)的热闹景象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首句“名章络绎走陪台”形象地写出人们携带名帖往来于宴会的热闹场景,如同繁星点点,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得对春风一笑开”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春风吹拂时的愉悦心情,仿佛连笑容都因春风而绽放。接下来两句“楼外未知明月出,袖中疑有夜光来”,通过楼外月色和袖中似有光芒的暗喻,营造出神秘而美妙的意境,暗示着佳节之夜的明亮与希望。
“秀如王子登门竹,味胜曹公止渴梅”运用典故,将美酒比喻为王子的清雅之竹,其醇厚之味犹如曹操当年以梅止渴的佳话,赞美了酒的品质。最后两句“已向歌谣挹和气,预知丰稔变污莱”,诗人借歌谣传递的祥和氛围,预示着丰收的到来,将节日的欢乐与对未来的美好期盼融为一体。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生动,既展现了上元节的热闹,又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富有诗意和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闻西征中路官军消息·其一
东方血光明组练,中路官军殊死战。
马兵先溃步兵乱,四五十里横尸遍。
将领几人虽幸免,尔纵生还有何面。
吾闻定远昔策勋,三十六人横塞云。
岂有十万貔貅士,不能一剪鲸鲵群。
成功必更需名将,失道宜先斩败军。
移寓圣安寺僧舍作
希世无高步,久游廛市间。
夙昔东山意,归期亦屡愆。
履道尚云错,行险岂得安。
投足来净宇,精心窥妙门。
高论支许接,逸驾禽尚攀。
心静水晶域,耳聆甘露言。
隘此方内游,驰彼域外观。
归鳞纵壑逝,宿鸟投林还。
岂惟耽寂灭,于焉寄游盘。
终同无名子,灭迹去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