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识花开候,龙归雨过时。
板动饭将午,钟生梵尚迟。
僧规本清肃,器钵具威仪。
巨翅翔金鸟,高檐宿吻鸱。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长者(zhǎng zhě)的意思:指年长者,尊称年长的人。
尘缘(chén yuán)的意思:指人世间的世俗缘分,也可指红尘世界的一切烦恼和牵绊。
澄思(chéng sī)的意思:深思熟虑、思考清晰的意思。
烦暑(fán shǔ)的意思:烦闷的夏天。
绀碧(gàn bì)的意思:绀碧是一个描述颜色的词语,指的是深蓝色。
过时(guò shí)的意思:指某个事物、观念或技术已经不再适用或不再流行。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金鸟(jīn niǎo)的意思:指美丽的鸟类,比喻珍贵的人或物。
觉路(jué lù)的意思:指认识到事情的真相或道理,明白其中的道理和规律。
看重(kàn zhòng)的意思:重视、重要
凉气(liáng qì)的意思:指寒气、凉意。
琉璃(liú lí)的意思:指透明如玻璃、颜色艳丽的东西。
龙象(lóng xiàng)的意思:形容人物、事物的气势雄伟、威力强大。
入林(rù lín)的意思:进入森林
舍利(shè lì)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舍利子,也泛指宝贵的东西。
施法(shī fǎ)的意思:指使用法术或技巧来实现某种目的。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威仪(wēi yí)的意思:指人的威严和仪态。
仙呗(xiān bà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超凡脱俗,如仙人一般。
祥光(xiáng guāng)的意思:祥光指的是美好的光芒或光辉,意味着吉祥、光明和幸福。
香吹(xiāng chuī)的意思:形容文章或音乐动听动人。
云霞(yún xiá)的意思:指云彩和霞光,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重辟(zhòng pì)的意思:重新开辟、重新开放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在海云寺的静谧与清凉之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炎炎中的一片绿荫之地,仿佛是世外桃源。"烦暑盈天地,入林应不知",开篇即点出夏日酷热,而进入林中则能感受到一片清凉。接着,诗人通过解衣纳凉、呼茗品香等细节,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清凉与宁静。
"禽识花开候,龙归雨过时",诗人观察到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如禽鸟识花开花落之季,龙随雨后归隐,这些都增添了诗的生动性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云霞静长恋,草木茜交枝",云霞与草木相互映衬,展现出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
接下来,诗人转向寺内生活,"板动饭将午,钟生梵尚迟",描述了僧侣们的生活节奏,以及寺内特有的宁静氛围。"僧规本清肃,器钵具威仪",强调了寺院的规矩和僧侣们的庄严形象。
"龙象听仙呗,鸡幡映耨池",诗人想象着龙象聆听佛乐,鸡幡映照水池,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祥光藏舍利,绀碧涌琉璃",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内的神圣景象,充满了宗教的神秘色彩。
最后,诗人通过"巨翅翔金鸟,高檐宿吻鸱",描绘了寺内或周边的自然景观,如金鸟飞翔,鸱鸟栖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佛法的深远与广大。"布金闻长者,施法想弘慈",表达了对慷慨施舍、慈悲为怀的赞美。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夏日海云寺的自然美景,也体现了佛教文化中的清净、和谐与慈悲,是一幅融合自然与人文的美丽画卷。
霁色寒光滉诗眼,谢家旧赋果谁贤。
无声忽讶潮包地,不夜常疑月在天。
溪上过桥僧似画,楼头把酒妓如仙。
老夫幸有瓶笙在,更扫空阶落叶煎。
竹绕屋之外,屋中人定贤。
戛风疑有客,搅雨不妨禅。
勿起青奴想,毋垂玉版涎。
新梢添秀色,长日照吟编。
空山浩浩朔风吹,萧飒如蓬两鬓垂。
独倚寒梅看远雪,合呼美酒赋新诗。
剡舟地迥何由往,陇驿天遥亦谩思。
忽忆立年湖上事,金樽银笔永无期。
得非阿瞒党,忍作发丘郎。
谁实驱为贼,官今视若常。
故无金碗出,岂有竹书藏。
风俗衰如此,非徒痛此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