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初为梅州老,过岭障烟恐难狎。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祖 月 上 人 宋 /王 灼 月 公 别 我 浮 三 峡 ,欲 往 南 中 求 大 法 。此 行 初 为 梅 州 老 ,过 岭 障 烟 恐 难 狎 ,挂 帆 胜 指 古 鄱 阳 ,骥 子 凤 鶵 亦 称 甲 。十 年 故 人 我 尚 记 ,平 视 诸 方 气 尝 压 ,玉 剑 无 声 血 千 里 ,肯 就 铜 盘 后 先 歃 。相 从 学 道 须 究 竟 ,半 字 落 耳 汗 沾 洽 。宗 师 语 言 岂 不 佳 ,世 间 传 写 空 盈 夹 。归 来 趺 坐 举 其 要 ,莫 话 衡 庐 与 苕 霅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佳(bù jiā)的意思:不好,不理想
传写(chuán xiě)的意思:传承和书写。
从学(cóng xué)的意思:指通过学习,从别人那里获取知识、经验。
大法(dà fǎ)的意思:指权威、法律、规章等。
凤雏(fèng chú)的意思:比喻有才能而又年轻有为的人。
趺坐(fū zuò)的意思:指盘腿坐下,双脚交叉放在大腿上。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挂帆(guà fān)的意思:指船只扬起帆,即将起航或即将离开。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衡庐(héng lú)的意思:形容房屋坚固、安定。
后先(hòu xiān)的意思:后者先行,先者后至。
骥子(jì zǐ)的意思:形容马非常出色,比喻人或事物非常优秀。
究竟(jiū jìng)的意思:表示追求真相或事情的真实本质。
南中(nán zhōng)的意思:指南方的中部地区,也指南方。
平视(píng shì)的意思: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不卑不亢地对待他人。
鄱阳(pó yáng)的意思:
(1).地名。 春秋 楚 番 邑, 秦 置 番县 , 汉 改 鄱阳县 。今改 波阳县 ,在 江西省 东北部。《史记·楚世家》“ 吴 復伐 楚 ,取 番 ” 张守节 正义引 唐 李泰 《括地志》:“ 饶州 鄱阳县 , 春秋 时为 楚 东境, 秦 为 番县 ,属 九江郡 。 汉 为 鄱阳县 也。”《文选·左思<吴都赋>》:“ 鄱阳 暴謔,中酒而作。” 刘逵 注:“ 鄱阳 人俗性暴急。” 明 李梦阳 《豆莝行》:“ 鄱阳 十日路断截, 庐山 百姓啼寒饿。”
(2).指 鄱阳湖 。 明 徐祯卿 《彭蠡》诗:“茫茫 彭 蠡 口,隐隐 鄱阳 岑。”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人我(rén wǒ)的意思:指人与自己无法分开,形容人与自己的关系密切,无法割舍。
三峡(sān xiá)的意思:指一道山峡或河峡,也可比喻险要之地。
苕霅(tiáo zhá)的意思:指农田中杂草丛生,耕作困难。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铜盘(tóng pán)的意思:指不可抗拒的命运或不可逆转的局势。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相从(xiāng cóng)的意思:相互追随、相互依附、相互跟随
学道(xué dào)的意思:学习道德修养和道德准则。
语言(yǔ yán)的意思:形容说话无聊、无意义。
沾洽(zhān qià)的意思:相互交流、相互了解
诸方(zhū fāng)的意思:各个方面、各方人士
宗师(zōng shī)的意思:宗师是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艺中达到了极高水平的人,是行业中的顶级专家或权威。
- 注释
- 月公:对月亮的敬称。
浮三峡:顺流而下,经过三峡。
大法:佛教中的高深教义。
梅州:地名,在广东。
玉剑:象征锐利的智慧或决心。
铜盘:古代盟誓时用的器物。
究竟:佛教术语,指彻底领悟。
衡庐:衡山和庐山,均为名山。
苕霅:浙江的地名。
- 翻译
- 月亮送我漂泊过三峡,他要去南方寻找佛法深奥。
这次旅程起初是为了拜访梅州的老友,翻越山岭时烟雾弥漫,恐怕难以亲近。
扬帆前行,暂且指向古老的鄱阳湖,骏马和凤凰般的弟子也堪称佼佼者。
十年的老朋友我还记得,他们目光平和,气场强大。
我的宝剑虽无声,却能斩断千里血仇,是否愿意在铜盘前先行盟誓?
跟随大师学习,必须追求彻底领悟,哪怕只听一字,也会汗湿衣襟。
大师的话语确实精妙,但世间流传的文字却空洞无物。
回来后静坐冥想,提炼核心要义,不要提起衡山庐山和苕霅的事。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灼的作品,名为《送祖月上人》。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他们追求道法的支持与期待。
"月公别我浮三峡,欲往南中求大法。" 开篇即描绘出一幅壮丽景象,月光下的水波荡漾,诗人朋友要远行到南中去寻找更高深的道法。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表达了朋友对于精神追求的渴望。
"此行初为梅州老,过岭障烟恐难狎。" 这里的“梅州老”可能指的是朋友在这次旅行中将会遇到的长者或是对朋友的一种尊称。诗人表达了对朋友旅途中可能遭遇困难的担忧。
"挂帆且指古鄱阳,骥子凤雏亦称甲。" 这两句通过挂起帆船、指向古代美丽传说的鄱阳湖,以及形容骥子(才俊之士)和凤雏(英才之称)的比喻,表达了对朋友才能的赞赏和期望。
"十年故人我尚记,平视诸方气尝压。" 十年旧友的深情厚谊在诗人心中依然如新,这里的“平视”意味着平等对待一切,而“气尝压”则可能是指诗人对于那些曾经给予压力或挑战的人和事仍保持着尊重之意。
"玉剑无声血千里,肯就铜盘后先歃。" 玉剑作为洁净、高贵的象征,这里的“无声”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而“血千里”则可能是对朋友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的一种比喻。最后两字“先歃”,则像是诗人对朋友即将开始的新旅程表示祝福。
"相从学道须究竟,半字落耳汗沾洽。" 这里“相从”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情谊深厚,他们一起学习道法,追求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究竟”意味着要把这条道路走到底,而“半字落耳汗沾洽”则形容朋友传授知识时的认真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望。
"宗师语言岂不佳,世间传写空盈夹。" 宗师的教诲是美好的,但在诗人看来,这些教诲在世间的流传中往往被误解或曲解。
"归来趺坐举其要,莫话衡庐与苕霅。" 这最后两句表达了当朋友归来之时,应该静心领悟所学到的精髓,而不是去关注那些世俗的名利和地位。
总体而言,这首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友谊的深情表达,更有对精神追求的高洁期望,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情感深度和思想高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