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弯崎至罗汉门杂咏·其六》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研究与实地考察的体验。首句“脉络分明记大乌”,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对地理脉络的清晰记忆,仿佛大乌(可能指山脉或地形特征)的脉络在他心中形成了明确的地图。接着,“山形指掌考成图”进一步强调了作者通过亲身触摸和观察,将复杂的山形地貌转化为直观的图像,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感知能力。
“亲经足迹今输我”,则透露出作者曾亲自踏足过这些地方,经历了实际的探索和考察,这种亲身经历使得他能够比他人更深入地理解这片土地。然而,即使如此丰富的经验,作者却谦逊地表示“能补修书一字无”,意即尽管自己有实地考察的经验,但在撰写相关书籍时,仍感到难以填补其中的空白,显示出作者对于知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以及对自身学识的严格要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地理知识的深厚积累和实地考察的实践经验,还体现了其谦逊的态度和对知识不断探索的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贺新郎.天台
闻道天台路。洞门深、瑶草长青,桃花无数。
仙子云鬟低欲堕,倚石迷花凝伫。
忆刘阮、当年曾遇。
雾帐云房深几许,梦魂中、不管流年度。
缘分浅,又归去。于今路断无寻处。
惟旧时、华顶依然,霞城如故。
古寺石桥风雨响,泻下半天瀑布。
有头白、老僧常住。
世上名山能有几,强登临、莫待青春暮。
婚嫁毕,听分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