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由弯崎至罗汉门杂咏·其六》
《由弯崎至罗汉门杂咏·其六》全文
清 / 郑兼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脉络分明记大乌,山形指掌考成图。

亲经足迹今输我,能补修书一字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考成(kǎo chéng)的意思:指通过考试或评比而获得成功或成就。

脉络(mài luò)的意思:指事物的主线、要点或关键。

山形(shān xíng)的意思:指山的形状或山脉的走势。

修书(xiū shū)的意思:修补破损的书籍,也指修正文章或书信的错误。

一字(yī zì)的意思:指只有一个字,形容极为简洁。

指掌(zhǐ zhǎng)的意思:指掌意为指手掌,表示非常熟悉或了解。形容对某个事物或领域非常了解,掌握得很好。

足迹(zú jì)的意思:指人或动物的脚步留下的痕迹,也比喻人留下的影响或记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研究与实地考察的体验。首句“脉络分明记大乌”,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对地理脉络的清晰记忆,仿佛大乌(可能指山脉或地形特征)的脉络在他心中形成了明确的地图。接着,“山形指掌考成图”进一步强调了作者通过亲身触摸和观察,将复杂的山形地貌转化为直观的图像,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感知能力。

“亲经足迹今输我”,则透露出作者曾亲自踏足过这些地方,经历了实际的探索和考察,这种亲身经历使得他能够比他人更深入地理解这片土地。然而,即使如此丰富的经验,作者却谦逊地表示“能补修书一字无”,意即尽管自己有实地考察的经验,但在撰写相关书籍时,仍感到难以填补其中的空白,显示出作者对于知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以及对自身学识的严格要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地理知识的深厚积累和实地考察的实践经验,还体现了其谦逊的态度和对知识不断探索的精神。

作者介绍

郑兼才
朝代:清   号:六亭   籍贯:福建德化三班硕杰   生辰:1758~1822

清嘉庆三年(1798)解元。是福建名解元之一,《台湾县志》、《台湾府志》纂修者
猜你喜欢

登麦斜岩

麦斜迢递隐丹丘,不用登临说胜游。

怪石盘空开鸟径,晴云归洞湿龙湫。

高僧老去岩姿变,独客閒来世念休。

杖策更寻尘外侣,题诗聊为壁间留。

(0)

秋夜感怀寄邵二泉宗伯二首·其一

悄悄空庭暮,啼乌集子城。

疏灯悬夜雨,落叶散秋声。

遁迹元无累,忧时独系情。

何当逢北使,款语及升平。

(0)

送王应时奉使南还二首·其二

触暑临官道,含情对别樽。

吟怀缘病减,旅思及秋繁。

负郭一犁少,遗孤满眼存。

知君心力尽,人纪古来敦。

(0)

塞下曲四首·其四

豪酋相雠杀,奔溃入西番。

西番不能制,被驱若孤豚。

番夷势渐合,种类日益繁。

长驱向洮岷,千里沙尘昏。

我兵既寡弱,剪灭何敢论。

(0)

贺新郎.天台

闻道天台路。洞门深、瑶草长青,桃花无数。

仙子云鬟低欲堕,倚石迷花凝伫。

忆刘阮、当年曾遇。

雾帐云房深几许,梦魂中、不管流年度。

缘分浅,又归去。于今路断无寻处。

惟旧时、华顶依然,霞城如故。

古寺石桥风雨响,泻下半天瀑布。

有头白、老僧常住。

世上名山能有几,强登临、莫待青春暮。

婚嫁毕,听分付。

(0)

与张子静曹颙若夜集鸿村草堂联句

乾坤俯仰信如浮,岁月无情易白头。

落魄未应明主弃,寻盟今为故人留。

廉颇老去犹能饭,李广行间竟不侯。

江海茫茫相识少,灯前乘醉看吴钩。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